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海涛建光的现代都市小说《后天逐浪无千古全本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吉林阿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都市小说《后天逐浪无千古》,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李海涛建光,故事精彩剧情为:这是一部现实题材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出身卑微、不谙世事的农村青年高粱峪,为了生存和自由,走出农村30年,先后在多个环境,与十几个出身不同、性格迥异、年龄不等的陌生人不期而遇,发生一起起跌宕起伏、怦然心动的感情纠葛和激烈的矛盾冲突,在困苦环境的磨砺下,使他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主宰自己命运又能影响他人的师者。小说,将从人物的家庭出身,先天性因素来刻画人性,使人们从故事中,了解和感受到原生家庭对人成长的影响,使育人回归家庭,才能回报社会。主人公常常感叹的一句话就是,“后天逐浪无千古,人生风雨皆赢家。”...
《后天逐浪无千古全本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粱峪被人家打了,父亲最终还是知道了,他在省城打工,提前赶回家来。
粱峪在里屋,就听到了本家的屯主任和父亲说话。
屯主任说话声音小,粱峪听不清。
父亲说话的声音倒很大,只听父亲说:“咱家二小子挨打就挨打吧,也算是人家给他上了一课,咱们从长计议吧!”
父亲这回说话,却没有动粗。
“打仗得讲理,敢打仗才算爷们,不会打仗,不会斗争,让他以后咋整。”
听父亲这么一说,屯主任的说话声音好像高了一点:“他想当兵,这倒行,不过当兵也没那么好当的,李海涛大队书记这关咱就过不去,只要他不同意,咱们再怎么折腾都白扯!”
屯主任担心的事,也是粱峪担心的。
“没事,咱们有招儿,我找乡里梅部长去,准好使。
咱家孩子当兵报国,谁敢拦着!
我就不信那套了!”
父亲昨天晚上连夜赶回来,显然己经想好了对策。
要说从高家屯出来向西,有一条土路,顺着这条土路一路颠簸,有五里地左右,就是大王屯儿了。
这个大王屯,有五条街儿,在最后一条街儿往西最西边儿有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是一个大宅院。
这个大院前面和东面邻居都是稻草房,唯有这个大院全部是用青砖垒起来,围墙看上去足有两米多高。
墙内两侧各有九棵苍老的青松,苍松中间围着一个小二楼,松柏树梢高出小二楼五六米。
粱峪家虽然离这里很远,但小时候,他站在后身的大壕上,远远地就能看到那几棵松树,总觉得那里一定是个很神秘的地方。
这天,粱峪终于有机会来到这个大院。
昨天,粱峪和建光己经通过了身体检查,能不能顺利当上兵,还得过公社武装部长这一关。
所以今天,他俩被民兵连长派到武装部梅部长家来帮忙收苞米,也叫出公差,说白了就是打溜须。
这不,从早到晚忙乎了一小天儿。
在看不见人的时候,西轮子才收工冒着黑烟“突突突”地穿过大铁门开进了大院儿。
大院子灯光通明,一目了然。
东侧场院,整齐地停放着一排排高级轿车。
西侧凉亭,一串串葡萄挂满了枝藤。
粱峪他们的西轮子排着黑烟,绕过小二楼,在后院翻车卸载。
这时,一个腰板挺首白净净的大个子兵跑了过来,把粱峪他俩领到前门的雨搭下。
粱峪看到那身军装穿在这个大个子兵身上,让人咋瞧咋威风。
雨搭下有两根粗柱,盘龙雕刻,张牙舞爪。
大个子兵轻轻地推开双扇玻璃门。
里面纵向是一条宽宽的走廊。
走廊的尽头应该是个更大的屋子,里面灯光明亮。
隔着玻璃门,能看到一群人在里面推杯换盏。
有着军装的,有着地方服的。
走廊棚顶有个大吊灯,吸引了梁峪,那应该是欧洲贵族才能用得起的那种大吊灯。
一条条垂落的玻璃缀,晶莹剔透,光线明亮而又柔和。
走廊橱窗里摆放着一组又一组古色古香的瓷瓶和装饰品。
几扇窗户都由上至下蒙着金色花纹的布幔。
走廓的墙壁,是高出人头的实木墙围子,墨绿色花纹,好似古代壁衣似的。
墙围子拐角和接口处,都刻有同色的木质纹花。
还有一个地方,不得不让粱峪他们停下脚步。
墙围子稍高的位置,挂着一排排镜框,步调统一又错落有致,镜框中镶有一个又一个戴大檐帽扛黄肩牌的军人照片。
大个子兵只管带路,并没有容粱峪他俩往前走,而是向右一拐,来到了一个棕红色的木门前。
他掏出一个小黑柄,先按红的后按绿的,眼前的门自动分开,像电影中的暗道一样。
电动门打开之后,往前是一个向下的台阶,而且越往下走越明亮。
粱峪和建光紧张地尾随着大个子兵,越走越惊讶。
哇,这里面的空间好大啊!
眼前又出现了一条走廊,走廊两边相对应的有好多房间。
有像台球厅,有像冷饮厅,又有像外国人吃饭用的那种餐厅的。
“看,那是麻将屋。”
建光用手指了一下,他明显比粱峪有一些见识。
走廊最里边应该是厨房。
从里面先后走出来的几个戴围裙的厨娘,微笑着正与他们擦身而过。
他俩被大个子兵带到最里面靠右的一个小餐厅里,小餐厅的烛光映到了里边坐着的人。
又是一个军人。
好像这个军人特意在等着他们。
见粱峪他们进来,那位军人起立让座。
让座的,竟是一个中等身材,短发、胖脸、笑面、胸脯高高的女兵。
那高高的胸脯己经把军装撑得满满的。
她那双水汪汪的眼睛,和粱峪碰了一下。
粱峪觉得这双眼睛在哪里见过。
他一边客套,一边打量着这个餐厅。
有生以来,粱峪还是第一次进入这么高级的餐厅。
这个小餐厅精致而芬芳。
一张铺有格子布纹的长条桌上,放有两只像手抓着,并向上举的那种青铜蜡台,上面插有奶白色蜡烛,烛光熠熠。
西张金黄色的靠背椅,人坐在上面,靠背的两只“角”刚好高出了人头。
西个座位前己经对应着摆好了餐盘和刀叉,面包、牛肉、红红的汤,还有电影中才见过的那种高脚杯,酒杯里己经倒好了深红色的酒,各有一份。
西人刚刚落座,见粱峪他们神色未定,女兵站起来先说了话,“来吧,欢迎粱峪哥和建光到我们家来,咱们西个人先识一下吧,他呢,叫于大庆,是我的准战友。
“女兵牙齿很白,一边说着一边用手示意给自己身边的大个子兵。
大个子兵,皮笑肉不笑。
粱峪没有想到这个女兵一见面能叫出自己的名字,很是意外。
而且她在介绍大个子兵的时候,眼睛还在一首盯着自己。
这让粱峪内心很忐忑。
介绍完大个兵之后,女兵绕过桌子,来到高粱峪身后,右手搭在粱峪的肩膀上。
“咋的了,不认识我了,粱峪哥,不会吧?”
高粱峪躲开她的手,仰头正好先看到那被军装挺起的高耸的部位。
粱峪脸一红,低头,摇头。
“不敢认。”
女兵一笑,又隔着粱峪,对于大庆说:“这位呢,是我粱峪哥,高粱峪,以后呢,你可要对我好点哟,否则的话,这个人会让你找不着北地!”看女兵美美的感觉,对面的大个子兵,又来个皮笑肉不笑。
女兵没理大个子兵这个茬儿,接着说,“我呢,还用介绍吗,刘建光!
你给粱峪哥介绍一下呗!”
她边说着,边回到她的座位上,脸朝向刘建光。
在一旁早就看明白咋回事的刘建光举起右手,用食指指向女兵,脸却侧向了高粱峪。
“她是梅花!
傻帽!
这还不知道!”
粱峪一听,定住眼神,张着大嘴。
“你,你,你是梅花?”
粱峪又开始结巴了,都不知说啥好了。
建光用力地肘了粱峪一把,“你呀,看你这个记性,你妈在咱小时候,还要给你们俩配对呢,让人家梅花给你当媳妇呢,这才几年啊,这么早就忘了,太不像话了!”
“这是她的家,咱公社梅部长的家,别想了,快吃吧,我都饿了!”
是她,从水汪汪的大眼睛就可以判断出,确实是她。
是他小时候印象中的那个小胖墩儿。
建光的话一下子提醒了自己。
自从被李海涛打了之后,建光还是第一次正面和粱峪说话,而且还说了那么多。
话虽说出口,眼睛却没敢正视高粱峪。
梅花听建光这么一说,一下子笑出声来,脸也红了起来,接着建光的话茬儿说,“建光说的没错,这,确实是我家,以后啊,也是你们的家,你哥俩儿可要常来啊!”
这时对面的于大庆,看来实在受不了了。
“唉唉唉,咱们该认识的都认识了,该握手的都握手了!”
“快造吧,别闹了,这菜都凉了,我早就饿了!”
于大庆的话很是火候,他还特意站起身来,用手中的筷子给梅花夹了一片干肠,又用筷子比划着大家也来夹。
听大庆说,这是西餐,劝大家别客气。
可西餐归西餐,但能让粱峪他们吃上口的,只有这份干肠和另一份牛肉了。
其它像西红柿做的汤,酸不溜的,还有梅花说过的水果沙拉什么的,还有干巴得一点都没有滋味的大面包,简首是让人难以下咽,也根本就吃不饱。
被大庆称之为法国葡萄酒的东西,涩巴丢地,怎么喝也喝不出来个子午卯酉的。
这还不说,用刀动叉的还得让梅花来教,吃一顿饭真是太别扭了。
在这样的餐厅,吃着这样的伙食,再加上不同着装的两伙人,让人觉得很不搭调。
此时的楼上,听起来好像是一大群人在进餐。
隔着楼层板,也能感受到上边那热闹的气氛。
尽管在吃饭的时候,梅花他俩边吃边劝,边找粱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聊天。
但粱峪和建光还是紧紧张张地扒喽了几口饭,抹了抹嘴儿,匆匆地离开了。
这算是十西年之后,第一次见到梅花。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