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势力日益强大,野心也逐渐膨胀,他心中盘算着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势力。
这一日,曹操召集心腹大将夏侯惇、曹仁等人,在大堂内商议剿灭吴和蜀的事宜。
曹操高坐在堂前,脸上带着沉思之色:“如今,吴和蜀势力日益壮大,若不及时剿灭,恐会对我构成威胁。
你们有何看法?”
夏侯惇略一沉思,随即拱手说道:“丞相,吴和蜀的地形复杂,兵力雄厚,非轻易能够攻下。
不如先取汉中的张鲁,平定西部,再图东进。”
曹仁点头附和:“元让所言极是。
汉中是战略要地,若能掌握在手,对我们进退自如有极大好处。”
曹操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诸位所言甚合我意,取汉中可稳固西部,确保后方无忧。
既如此,便决定西征攻打张鲁。”
曹操随即下令准备军队,召集大将整顿兵马。
一时间,许昌城内外一片忙碌,士兵们整装待发。
曹操心中明白,虽然他掌握了大权,但名义上汉献帝依然是天下之主。
要想师出有名该有的流程还是要有的,于是,曹操决定亲自前往宫中,向汉献帝请诏。
宫殿内,李勇正与几个太监斗蛐蛐。
忽然,侍从进来禀报:“陛下,丞相求见。”
李勇微微一愣,随即恢复镇定:“宣丞相进来。”
曹操步入大殿,行礼道:“臣参见陛下。”
曹操抬头见李勇玩的正起劲,心想:“这天子整日只知道玩耍,不思进取,汉室确实是气数己尽了”。
李勇微笑着点头:“丞相辛苦了,不知有何要事?”
曹操恭敬地说道:“陛下,臣与诸将商议,决定替朝廷收复汉中,攻打张鲁,以安西部。
特来向陛下请诏”李勇心中冷笑,心想:“你个老狐狸,替朝廷收复汉中,是为你自己抢地盘吧”。
面上却不露声色,微笑道:“丞相为国操劳,朕甚感欣慰。
既然丞相决定西征,朕自然支持。”
李勇示意侍从取来御笔,亲自书写了一道诏令:“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丞相曹操忠心耿耿,今奉命西征汉中,攻打张鲁,全军上下齐心协力,早日凯旋。
钦此!”
曹操接过诏令,行礼道:“臣谢陛下隆恩,定不负所托。”
李勇微微一笑:“丞相一向用兵如神,朕相信此战必胜。
丞相保重,早日凯旋。”
曹操拱手道:“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期望。”
曹操拿着皇帝的诏令,转身离开大殿,心中暗自得意:“此战若能大获全胜,天下大势便归于我了。”
李勇站在宫殿高处,目送曹操远去,心中暗自思考对策,他知道历史上曹操西征汉中时,汉中军队趁曹军刚到,人困马乏劫寨大获全胜。
但曹操诈败,引军队撤退,结果杨任不听杨昂苦劝,引兵追击,中了埋伏。
之后曹操买通张鲁帐下谋士杨松诬陷庞德,导致汉中之地尽被曹操占据。
想到这里,李勇心中一动,决定采取行动。
他唤左右说道:“宣韦晃进宫,与朕斗蛐蛐。”
左右不敢怠慢,立即去传令韦晃。
片刻后,韦晃来到庭院。
庭院内,李勇与韦晃坐在一旁,观看着蛐蛐的斗争。
韦晃低声问道:“陛下,不知召臣有何要事?”
李勇微微一笑,挥手让侍从们退下,然后低声说道:“情报网络进展如何?”
韦晃恭敬地回答:“陛下,目前进展不大,但己初具规模。
由于人员选拔严谨且不敢让曹操察觉,所以进展较慢。”
李勇点头表示赞许:“爱卿,你做得己经很不错了。
现在朕有一项重要任务,需要绝对可靠之人前往汉中,见张鲁。”
韦晃眉头微皱,低声问道:“陛下,这人需传达何事?”
李勇低声说道:“告诉张鲁,曹操来犯,可趁曹军刚到人困马乏时劫寨,之后便据守不出。
曹操如若退军,万万不可追击,此乃曹操诈败之计。
另外,庞德乃可信之人,希望张鲁重用,不可听信谗言,中了曹操的离间之计。”
韦晃点头:“陛下,臣明白了。
若张鲁问及此事是谁告知,臣当如何回答?”
李勇微微一笑:“告诉他,这是带头大哥的消息。
以后朕在江湖上的名号,就叫带头大哥。”
韦晃忍不住一笑,点头道:“陛下之策妙极,臣定会妥善安排。”
韦晃离开皇宫,开始秘密安排前往汉中的使者。
李勇看向远处的山峰,心想:“曹操,你的每一步行动,朕都了如指掌。
你我便斗上一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