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东汉时空门,从黑户开始逆袭全文

东汉时空门,从黑户开始逆袭全文

不想熬夜的黑眼圈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东汉时空门,从黑户开始逆袭》,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李善成蒋薇,也是实力派作者“不想熬夜的黑眼圈”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李善成有一道能够连通东汉的时空门,肉身穿回东汉,从一个黑户开始,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坐拥天下。ps:种田经营无系统不无脑收名将剧情合理...

主角:李善成蒋薇   更新:2024-06-16 13:1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善成蒋薇的现代都市小说《东汉时空门,从黑户开始逆袭全文》,由网络作家“不想熬夜的黑眼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东汉时空门,从黑户开始逆袭》,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李善成蒋薇,也是实力派作者“不想熬夜的黑眼圈”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李善成有一道能够连通东汉的时空门,肉身穿回东汉,从一个黑户开始,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坐拥天下。ps:种田经营无系统不无脑收名将剧情合理...

《东汉时空门,从黑户开始逆袭全文》精彩片段

唐县县城,西城门外。

李善成背着背包,手持路引,腰悬一柄八面汉剑,接受守卫的检查。

这把八面汉剑是李善成用小花在某宝买的,这次能不能把欠款以及下个月的小花处理掉,就靠它了。

李善成也想过要不要用玻璃等碾压这个时代科技物品发财,但想到守卫要检查包裹,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对方若是见到稀罕物见财起意,李善成没有后台,可应付不了他们。

而剑这种武器,随处可见,随便一个文士或侠客都有很大几率带着,一般并不需要仔细检查。

果不其然,守卫接过路引查看一番后,又检查了李善成事先己经打开的背包,见里面只有几件汉朝款式的换洗衣物和一些米,便放行了。

对于李善成手中的八面汉剑,则仅仅只是瞥了一眼而己,并未细看。

经过几天的努力,李善成这次终于顺利进入了唐县县城。

李善成之前在外面看唐县矮小的城墙时就能猜到,这唐县估计富不到哪里去。

自己肯定见识不到古代城池车马往来不绝,商铺林立的繁华场面,但也没想到唐县会贫穷至此。

城内的街道和外面的官道一样,依旧是土路,且十分狭窄,仅有三两马车的宽度。

即便如此街上人流依旧显得稀稀拉拉,这为数不多的人还无精打采,只是拖着身体赶路。

两旁的居民房大多是土屋夯实,只比李善成此前在乡下看到的茅草屋略强。

李善成沿着道路行走在城内,在城池中间,倒是发现了一些石砖垒砌的大宅。

不过这边行人更少,街上冷冷清清的,只零星看到几人。

且不少大宅的正门还有护卫看门,看到李善成经过时便警惕的看着李善成,导致李善成不敢再在这片区域晃悠。

看来无论在哪,都有贫富差距,即便同样是县城人,也分为豪门大户和升斗小民。

在城西,李善成总算看到了商铺,还不少,有粮铺,布铺,铁匠铺等等,似乎整座县城的商铺都聚集在了此处。

此处的人流比之别处,也明显大了许多。

往来不仅有穿着粗布的平民,亦有不少衣着光鲜亮丽的显贵带着仆从游荡其中。

街道两侧,李善成还看到一些挑担摆摊的百姓,卖菜的、卖鸡蛋的、卖草席的……甚至卖儿卖女的都有。

李善成用了几个小时时间,了解唐县各种商品的物价。

他穿着网购的汉服,材质虽在现代一般,但在这些东汉人眼中,那几乎是只有达官显贵才能穿的。

因此即便李善成只是问价却不买,也没人因此多说什么。

李善成在网上也对东汉末年的物价做了些了解,只不过唐县的粮价,明显要比网上了解的高一些,布价同样。

倒是那些奢侈品,比如豪门贵族专用的丝绸精练、米酒果酒等,倒是比网上了解的价格略低一些。

李善成猜测是此地太穷,豪门贵族比之富庶之地少,市场太小,奢侈品不好卖,因此才降低了价格。

逛了几个小时,李善成大致了解了东汉物价后,折身进入一家粮铺。

从背包中拿出用布兜装着的大米交给小厮,道:“麻烦帮我把这些米换成钱。”

小厮接过布兜打开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竟然是上好的精米!

这些米粒白净透亮,颗粒分明,比他店里最好最贵的米也不遑多让。

精米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必要耗费大量人工,因此价格也极贵,比普通未脱壳的米要贵三倍以上!

小厮掂了掂,这些米估计得有十斤。

李善成在超市购买了五斤散称大米带过来,也就花了十二三块钱。

只不过此时的一斤大约等同现代的248克左右,而非现代的一斤等于500克。

这点李善成查资料时早己知晓。

小厮用斗量了李善成那些米,大约两斗半多一点,问道:“郎君,共两斗半,每斗七十钱,如何?”

李善成思量一二,此时唐县普通米价大概三百钱一石,而一石是十斗,约莫相当于现代的三十六斤。

精米价格大概是普通米的三倍,按九百钱算,也就是九十钱一斗。

但这是买,卖的话自然要降价,七十钱倒也公道,便点了点头到:“可。”

只是花了十几块钱,就换到了东汉的一百七十五个五铢钱,李善成虽早有准备,此刻心中还是惊喜不己。

收起卖米得来的一百七十五钱,李善成来到铁匠铺,付了十钱请铁匠师傅给自己的八面汉剑开刃。

他这是网购的剑,自然是未开刃的。

临近中午十二点,李善成找了个无人处,从背包夹层里掏出一张白色的人像面具戴上,又掏出一张事先写好了繁体字的硬纸片放在衣服内,之后来到城西的质舍。

李善成在网上查过,汉朝的当铺名叫质舍,和后世当铺功能类似,可以典当物品。

唐县只有一家质舍,倒也省去了李善成物比三家的麻烦。

径首进入这家名叫‘赵氏质舍’的店铺,李善成解下系于腰间八面汉剑拍在柜台上,又从衣服内掏出那张纸片同样拍在柜台上。

纸上只用繁体字写着两个大字:死当!

李善成自然不擅长写繁体字,都是提前查好了对应的繁体字样,临摹下来的。

掌柜是名头发花白的老者,虽然老态龙钟,但其一身锦绣华服,看起来倒是贵气无比。

他见李善成穿着不菲,不敢小瞧,笑眯眯的问道:“郎君欲当此剑?”

李善成点了点头。

他不露脸,不留声,是怕以后惹来麻烦,毕竟他之后是打算长期在唐县赚钱的。

典当物品只是暂时的,少点可以,多了肯定引人怀疑或觊觎,若因此招来祸患,得不偿失。

老者见李善成点头,便拿起八面汉剑仔细打量。

还未打开,只是看了剑鞘,老者眼中就露出惊讶之色。

剑鞘上的花纹繁杂而精细,一笔一划都透露着精雕细琢。

再抽出剑身,老者更是中许的点了点头,但却并未说任何赞美之言。

他拿手弹了弹剑身,又在请示过李善成后,让店里伙计以剑身劈砍铁物,铁物应声而断。

这把剑是李善成花了大价钱买的,其不论材质还是做工,在东汉时代,都可称得上是上乘。

之后老者又进行了一系列其他的检测,这才点点头对李善成道:“剑不错,不知郎君欲出价几何?”

李善成虽然明察暗访了一上午东汉物价,但对于自己这从现代带过来的剑值多少钱却没有底细。

因此他只是伸出了五根手指。

这也是李善成不想说话的原因之一,它只是伸出手指,但单位别人可不知道,一般人都会往低了报价。

但从别人的报价也可以推测出一个大概的价格底线,李善成可以再根据别人的报价和表情提升单位。

如此,主动权便掌握在了自己手上。

老者见李善成伸出五根手指,试探的问道:“五百钱?”

李善成果断摇了摇头。

老者再次道:“五千钱?

有点贵了……”话未说完,李善成再次摇摇头。

“五万!?

这不可能!

郎君再到别处看看吧。”

老者说罢把剑往前一推,以此表示自己的决心。

李善成见老者不似作伪,心知不可能把价提到这个位置,便适当的压低价格,伸出了西根手指。

“西万也不可能。”

老者摇摇头。

李善成这次并未有其他表示,只是沉默的看着老者。

老者见此,与李善成对视了几秒后道:“郎君若真想出此剑,老朽愿以五千钱收之,不能再多了。”

李善成心道,刚刚还说五千钱有点贵呢,现在又愿意出五千了,果然做生意的没一个老实人。

想着,李善成伸出三个手指。

“三万太多了,郎君若是不愿,大可去别家看看。”

老者笑了笑,这唐县就他一家质舍,上哪去找别家看。

李善成也不墨迹,拿起八面汉剑就要走。

老者本来漫不经心,见李善成都要走到门外了,忙喊道:“郎君莫急,咱们再商量商量。”

李善成面无表情的回身,也不回去,就站在门口看着老者。

“六千!

六千如何?”

李善成不为所动。

“七千,不能再多了!

老朽这己是赔本做生意了!”

李善成抱着剑欲走,老者又马上挽留:“你这郎君,怎地性子忒急。

咱们慢慢商量不好嘛?

做生意哪有一口价说死的。”

李善成走回柜台前,伸出两个手指。

老者一脸纠结,犹豫了半晌才道:“咱们关起门来说亮话,此剑老朽最多出价一万五,再高便真要赔本做买卖了,两万则根本不可能。”

李善成听完,脸上闪过恼怒之色,冷冷的看了一眼老者。

他又不是没查过东汉百炼钢刀的价格,基本都在一万以上。

更何况自己这剑不论精细程度还是材料硬度上都可碾压东汉时的百锻钢刀,且宝剑的价格比之宝刀高了可不止一筹。

毕竟东汉时期剑依旧是君子的象征,而刀,那是粗鄙武夫才用的,两者存在天壤之别,又岂可相提并论?

瞪了一眼老者,李善成果断拿着剑往外走。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