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惠军李泽芳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元末当皇帝完整篇章》,由网络作家“骑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骑驴”创作的《穿越元末当皇帝》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21世纪搞政策研究的李惠军酒后穿越重生到元朝末年,成了大地主家的奶娃子;他想自保,可三等公民的汉人如何自保?他想去抱朱重八的大腿,可害怕“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他偷偷练出了一支精兵;他因为亲人被杀,愤而提前造反;他逐渐蚕食元朝的地盘,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他和朱元璋隔江而治,分庭抗礼;他统一中华,建立了汉人的伟大江山,绵延万年;他立功、立身、立言,而后成圣。...
《穿越元末当皇帝完整篇章》精彩片段
可是,臣妾做不到哇,我只是个小地主的儿子,前世也只是个研究室主任,不会武艺,也不会行军打仗啊。
“李公子,这里就3个男娃子符合您的要求,要不您稍等会,我去其他牙行帮您找找?”
“行,抓紧去,你把那三个男娃子带过来”
黑衣男带过来的三个男孩子,一个刚六岁,两个十岁,成年健壮的奴隶早就被人买走了。
“你们都叫什么名字?家是哪的啊?介绍一下自己”
两个年龄大点的孩子懦弱着不敢回话,也没明白李大少爷想要面试的心思。
六岁的孩子还不知道恐惧为何物,大着胆子说:“我叫杨思成,家是济南府的”
孩子刚回答完,一个二十多岁的少妇突然跑过来跪在地上。
“奴家杨李氏,夫家济南路总管府判官杨旭,因得罪济南路总管府达鲁花赤(济南总管,一般蒙古人担任)被诬陷入狱。
杨家满门车轮以上男丁被杀,女子全被发放各地为奴,奴家带幼子思成分配到任城县,求贵人收留幼子,奴家感激不尽”
说完拉着杨思成跪拜在地,杨李氏空洞的眼神无喜无悲。
李惠军很诧异,这个时代的女性讲究无才便是德,能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说话这么利索的,真是少见。
“你读过书?”
“家父是济南路的私塾先生,奴家自小就在家父身边学习,略通文字”。
“着哇,打瞌睡送枕头,这个年代缺少读书人,光指望我自己教书,还不累死啊,老天爷待我不薄,没给我金手指,也没给我好系统,但给我送来了教书先生。
这不是最好的老师吗?我要是救他娘俩出了苦海,再加上思想教育洗脑一番,必能收服这些人的心”
李惠军的脑袋不停的转着,思考买下杨李氏的利弊,瞬间作出了决定。
“杨李氏,你可愿到我家为奴?”
杨李氏一听,猛地抬起头,震惊的看着李惠军,眼神中逐渐有了神采,一般人买奴隶只要强壮的成年人和有姿色的女人,带着孩子的一般都不要
“奴婢请带着幼子”,说完又将头埋在地上。
“本来就打算要一些小孩,正好,你也一起到李家吧。你先起来,帮我选一些孩子,只要5-15岁的,看着机灵的,身体康健的。那俩小子也一起要了。”李惠军指着两个十岁的孩子说道。
“是”杨李氏再次跪拜。
两个年龄稍大的孩子,一个叫王邦,一个叫赵其山,都快十一岁了,相处了一小会,三个孩子的天性都回来了,不像之前那么懦弱。
又过了盏茶功夫,黑衣男又带回来五十多个人,其中三十多个符合条件的孩子,还有不少是孩子的亲人,因为不愿意和亲人分开,也一起被带过来。
“我要他们四个,你算算多少钱”
李惠军跟黑衣男说完,就转向新带来的奴隶。
猛然间看到有一个精壮的小伙子,大概在18岁左右,身体强壮,双目有神,手牵着一个大概10岁左右的小孩。
“你叫什么?”李惠军问道。
一般而言,精壮的奴隶都是各家都抢着要的,如今到年底了还没卖出去,这就比较罕见了。
“这小子叫陆宝,旁边的是他弟弟陆钢,这陆宝十八岁,他弟弟十岁。”黑衣男赶紧给李惠军解释着。
“这陆宝是个死心眼,非得兄弟俩一起买,要不早就卖出去了。这陆宝有点功夫,强行分开他兄弟俩,他就暴起伤人。
隔壁牙行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打个半死,过几天又生龙活虎的,也没人敢要他俩,将近一年了还没卖出去。
一般人家都不愿意要小的,杀了吧,又觉得可惜,就一直在隔壁牙行做苦工,家里是济宁路兖州的,因为抗税,被发卖为奴。”黑衣男弯着腰解释着。
李惠军就喜欢这种有武力值的“行,他俩我也要了,到时候一起算钱”。
随着李惠军和杨李氏不停的筛选,最后留下了20个孩子,外加杨李氏和陆宝。
李惠军他爹看到买了这么多小孩,老脸马上晴转阴,不乐意了。
虽然家里有点浮财,可也架不住买这么多人啊,还都是小孩子,买回去也做不了活。
李惠军撒泼打滚闹情绪“爹,你要是不同意,我就不吃饭了,饿死自己算了”。
每人十两银子或者二十贯钞,杨李氏和陆宝算是赠送的,花了100贯钞加150两银子,铜钱太宝贵,李大财主不舍得用。
一行破衣烂袄被带到李家在县城的“惠民居”酒楼,这些人身上的味道,差点把酒楼内的食客熏一个跟斗。
李茂山安排人带他们去洗澡换衣服暂且不提,爷俩在酒楼后宅聊天。
“大娃,你要这么多小孩子做什么?只是为了玩?
虽然咱家的惠民居日进斗金,可花钱也如流水啊,你看看咱家的地,那都是钱买的。
还要打点孝敬衙门上下,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大娃,长点心吧,省点哈,乖”。
李惠军给老爹翻了个白眼。
“爹,钱是王八蛋,没了咱再赚,这些人我要有大用,咱家北面阳沟子山上那片地不是没人租吗?我让他们去那边种地,你就放心吧”。
“你要山地干什么?又种不出多少庄稼来,咱村里有的是地,你想种地,把佃户赶走就是了,阳沟子山离的那么远,我和你娘也没法照顾你啊。”
“爹,我就是玩玩,不用太好的地,在你们眼前玩,还不如不玩呢,我娘光知道哭。哎!我怎么摊上这么个娘呢,除了哭就是哭”。
李惠军的娘就生了这一个崽,那是打舍不得打,骂也舍不得骂,李惠军一调皮捣蛋,那就哭给你看。
作为一个心理年龄四十多岁的老男人,真怕他娘哭。
可李惠军又很享受这种母爱,弥补了前世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慢慢的也就习惯了这一世的父母双亲。
“行了行了,少编排你娘,随便你吧,阳沟子山就是远点,距咱家十里路。那边也有咱家买的宅子,只是破败了点。
那我派派几个人打扫打扫,不过别再让你娘操心了,也别鼓捣那些臭鱼烂虾,咱家惠民居不缺食材,咱家是财主,懂不?不缺钱”。
“知道了,咱家不差钱,我就是玩玩”。
李惠军双手抱着李茂山的胳膊摇呀摇的撒娇,每次调皮捣蛋后,这种撒娇方式是无敌的,必让亲爹妥协的绝招、大招。
“陆首领,如果山寨所有人也想着跟李公子,你们打算如何将我们带出突山?”
王麻子把陆宝的称呼从陆壮士变成了陆首领。
“王大当家的,之前我们少爷已经有过计划,我和王大锤大哥也合计了一下,有些事情需要王大当家的配合才行。
你先跟我说一下咱们山寨的情况,咱们好好的合计一下。”
“寨子里目前有青壮一百八十人,都能提刀作战,老弱三百口左右,以妇女和孩子居多”。
“寨子快断粮了吧”,陆宝随口问了一句。
“不错,寨子的粮食本来就不多,我们也从来不去抢附近村民的粮食,都是抢了蒙人的商队后去换粮食。
山里也产不了多少粮食。自从抢了元军的武器,元军就把突山封了,我们也换不来粮食,省着点吃,山寨还能坚持三天左右。”
“我们进山之前得到的消息是元军认为山寨中大概有兵两百人左右,没说老弱妇孺的事情,估计他们也摸不清你们的具体情况。
咱们就有了趁机摸鱼的机会,但是,王大当家的要有个思想准备,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带出突山,必然要死一部分人,甚至死的人数在一百人以上”
王麻子思考了片刻“请陆首领和我说下计划。我们所有人都做好了战死的准备,包括老弱妇孺,反正出去也是个死,临死前拉几个垫背的也不亏。”
“现在元军的两路人马已经下马进山,人数约有八百人。
他们的战斗力比你们强,人数比你们多,武器也比你们好。如果这次元军失利,估计还要调集更多的元军前来。
你们这次是捅了马蜂窝,元军肯定是要找到丢失的武器,山寨如果不走出突山,失败是早晚的事情”
“这点我们分析过了,都认为山寨现在面临生死存亡,也都做好了死战的准备”。
“那就好,王大当家的,第一,你们将抢来的武器找个地方封存起来,尽量不要让元军找到。”
“这个好说,突山里面好多山洞,藏兵器很好办,还有之前我们抢的一些东西也可以一起藏起来”
王麻子拍着胸脯保证,“我现在就去安排,大概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安排好。”
王麻子喊过一个土匪,让二当家的周二蛋去安排藏东西。
“陆首领放心,周二蛋跟我一样,和元廷有血海深仇,不会出问题”。
陆宝看王麻子安排好武器的事情,继续说“第二,我需要一百人的敢死队,尽量找年龄大的。
我再调一些寨子乡的人,和敢死队一起引开元军,我不敢保证敢死队最后能有几个人活着。”
王麻子很纠结,引开元军的人必定九死一生,这个决定不好下。
“这个决定我不好做,我需要跟二当家的商量。”
“那你们尽快,你先派几个人,跟着我的人到外面找王大锤,带一些粮食过来,起码要所有人吃十天左右的。
顺便告诉王大锤在突山西路找一个村子,用来安排突山的妇孺。
以东路军的名义征收一部分民房,实在不行给监军莫布点钱,就说咱们要藏战利品,这些战利品有监军的一半。
再通知一下我家主人,让我家主人安排人接妇孺回阳沟子山”。
王麻子又安排人马上出山带粮食。一听有粮食,土匪的情绪高涨,纷纷请战。
“第三,敢死队引开元军后,剩下的青壮要做好快速向西北方向行军的准备,昼伏夜出,赶到寿张县。
寿张县多山,在山里找个地方躲起来,有一天会有人找你们,带你们回阳沟子山。
老弱妇孺出了突山后向西,在附近征收的村子安顿下来,山外会有人接应,我也会派人跟着,打点沿途所有的村寨”
“第四,所有寨子的人不能成为黑户,唯一的办法是成为李家的奴隶。
这点王大当家的放心,过一段时间,我家少爷会重新给你们自由身份,你们暂时需要一个正大光明生活的身份”
“我相信你家主人,这个没问题,还有其他的吗?没有的话我去安排”。
“没有了,暂时就这些,大当家的抓紧安排,时间不多了”
王麻子召集山寨众人商量陆宝提出的建议,十几个小头领都同意接受李惠军的招安。
当提到敢死队的时候,周二蛋说:“大哥,我来带敢死队吧,你带着大家去寿张县,要是我死了,记得多杀几个元人给我报仇就是了”
周二蛋也明白,敢死队真的是活不了几个人。
“二蛋,你跟着我好几年了,也没给你们周家留下个后,你要是死了,对得起你周家的列祖列宗吗?”
“大哥,不要说了,你不是也没后吗?我不识字,就是带着大家到了寿张县的山里,也没法带着大家再挣活路。
你不一样,大家指望的上你,我除了一把子力气,啥都不会了。”
周二蛋给王麻子磕了个头“大哥,此行你要保重,山寨的弟兄们都靠你了,要是我死了,大哥想法子给俺过继个儿子,别让俺老周家断了香火,俺就知足了。”
两天后,土匪从王大锤处带回了粮食,敢死队也组建完毕,一共九十多个人。
这些人都在五十岁上下,有子侄在山寨中,为了给子侄挣个活命的机会,没人把自己的命放在心上。
一行五百人走了将近四天才跟王大锤汇合。
“王麻子见过王首领”王麻子姿态放的很低。
“王兄弟,咱们都是一家人,你喊我王大锤就行了,等过了这事,咱们再把酒言欢”
两人边说边往旁边的山洞走去。王麻子、周二蛋、陆宝和王大锤一起坐下,商量最后的行动方案。
“陆兄弟,我给莫布送了五百两银子,说咱们找到山寨驻地了,摸清了里面的情况,里面货物堆积如山,想着大家都发点财,就让莫布征收了西边的李家村。
莫布不放心咱们,估计是怕黑了他的银子,在出口那边等着呢,和他说好了,到时候打下山寨,将财务放到李家村,咱们再去和其他军汇合。”
众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决定明天开始行动。
第二天李惠军继续向学生们灌输物理和化学知识,做了盐水析出试验、滑轮实验、燃烧实验等,让他们展开充分的想象力,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
李惠军发现了几个学生在物理方面有不小的天赋。
其中一个学生竟然联想到,利用滑轮来加快阳沟子山住宅的建设速度,给了李惠军不小的惊喜。
李惠军剥离出5个对物理感兴趣的专门成立了格物班,格物班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设计一款可以用于建房子的滑轮起重机。
至正元年四月底,李四丁和赵其山出差归来,李四丁跪下道:“少爷的个子又长高了,小人心中欣喜不已。
小人幸不辱命,和济宁郡王府达成协议,伊皂出货价格定为180文,李家商队可以打出济宁郡王府的招牌,但仅限一只商队。
但郡王府要求商队的主管或者管事,必须有一人是蒙人或者色目人,我在大都找了一个破落的蒙人作为商队副管事,每月给他十两银子,没请示少爷,请少爷责罚”。
李惠军不以为意:“很好,你是商队主管,商队的事情一切由你做主,这些小事无需告诉我。
有了郡王府的招牌,能减少不少麻烦,税钱也省下了。
伊皂一直在生产,但原材料有点跟不上,你南下的时候,带点灰碱,在南方收购猪胰子,边收购边制作,完成后交到台家庄集的作坊。
去小翠那里领一百两银子,好好回家和家人聚聚,就南下吧”
李惠军又转向赵其山:“其山,这趟行商,感觉如何?”
赵其山还没回答,李四丁面露喜色:“少爷,其山这次可是帮了大忙了,郡王世子要将价格定为一百文钱。
其山将制作成本、运输成本、税收等算的清清楚楚,最后算出来一块伊皂的成本将近三百文。
小人才有机会提出,假如郡王府给一面令旗,商队打着郡王府的招牌运输的,可以节省一百文钱,郡王府才心动了,促成了这次的谈判”。
赵其山作揖道:“幸不辱命”
“很好,以后在商队多学习一下,你们两个都是半路出家,能有此成绩已经殊为不易。
其山,你要多观察,多总结,发现有什么不足,一定要想法改进。
还有数术的学习不能拉下,我这里有数术的教材,你自己抄了,自学吧。”
李惠军将数术教材交给赵其山,看的李四丁眼热不已,但李四丁知道自己的本事,年龄大了,学不来这些新学问。
“少爷,这次得济宁郡王的帮助,从大都买回来一百个10—15岁的孩子,孩子太小的不适合长途跋涉,所以就只买了十岁以上的。
孩子已经交给陆宝安顿下来了,小人想问问少爷,还要继续买人吗?”
一百人?加上前期的六十人,还有从枯河村附近招收的15-18岁的青壮少年二十余人,这就一百八十多人了?
李惠军算清楚自己手下的人,觉得人手暂时够用了,“人暂时就这些吧,不用再买了。
你去跟陆宝说一声,这一百二十个人,交给陆宝训练两个月,上午由求知班的十五人教授读书识字和数术,下午由陆宝训练,晚上我给所有人上课。”
思想洗脑,李惠军同志从来不假手他人,忠于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再牛逼的人才,不为我所用,也是蠢材。
李惠军漫步在阳沟子山上,看着鳞次栉比的房屋,突然涌出了一种无以言表的自豪感。
这是自己亲手建立的世外桃源,训练场上尘土飞扬。
有的的孩子在练习站立和走路。有的手里拿着棍棒练习刺杀,一个错误挨打一棒子,挨打的边流泪边继续训练。
这里没有人权可言,都是李家的奴隶,至少也和李家签了十年的生死契,打死勿论。
能活下来就算幸运了,吃点苦受点责骂,是这个社会最大的仁慈。
进山的道路上来了一辆马车,应该是李父或者李母来了,李惠军赶紧下山去迎接。
李父边走边看,开始的时候笑吟吟的,越走脸色越凝重,看到李惠军过来,一向慈爱的李父拿起马鞭子,朝着李惠军抽打,边抽边骂:
“逆子,你要干什么?你把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干什么?你要造反吗?你以为你能瞒住县衙里的人?逆子,你要让李家都陪着你完蛋吗?”
李惠军懵逼了,尤其听到那句你能瞒住县衙的人吗,猛然间惊醒。
这是掉脑袋的事情,聚众图谋不轨,尤其是还有类似军事训练的科目。
李惠军朝着李父跪下:“爹,孩儿只是玩,没想那么多,这可咋办?难道朝廷知道了?”
“逆子,还是有人报到我这里,说阳沟子山在不停的招人,我开始觉得你是玩玩,如今一看,你竟然弄成了聚众图谋不轨”
“爹,那咋办啊?是谁告诉你的?”
“现在知道怕了?逆子,你也不想想你爹是干啥的”。
李惠军这才想起来,元代社会的基层行政设施,是通过社制和坊里制的推行而确立起来的。
社制又称村疃制度,是元朝在农村的蒙、汉地主统治机构的基层组织。枯河村为大村落,村里设社长一职,社长的职责在于劝督本社农民务勤农业,不致堕废。
社长应监督农民聚众集会,有不服从社长劝告者,从本处官司就便究治。
枯河村的社长,正是面前的李父李茂山。
李惠军长舒了一口,好在俺爹是个小小官。
李惠军总是用后世的眼光看待事情,还没有完全融入当今社会,所做的事情难免出现纰漏,但正是这些纰漏,才更加符合一个十一岁小孩的行事风格。
李惠军带着李父参观了阳沟子山的整体情况,尤其是听到还有训练科目时,李茂山的心脏狂跳,好像要跳出自己的胸膛。
这真是要造反?要不要把逆子送到官府,免得以后牵连到李家。
可一想,我就这一个儿子,儿子完蛋了,我还有什么好活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