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沈羡淞沈祥义的现代都市小说《误入藕花深精选篇章》,由网络作家“知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误入藕花深》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知疏”的创作能力,可以将沈羡淞沈祥义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误入藕花深》内容介绍:“同样的路,我再不想继续往下走,是卷了,也是乏了。”——沈羡淞所以弃了尚书嫡长女的身份,沦为了清苦的农家女,她也无怨无悔。家徒四壁,随时可能饿肚子?义母不善农事,外祖母又年迈?无碍,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上山采野,下田捉蚌开珍珠,摆摊,置田,建房,买铺子……还在一众人的反对声中种下了千亩藕花。真是够荒诞,可这份荒诞之后偏又让她名震了四方。好像没法再低调?那便就广积善缘,造福一方!“所以沈小姐,你该报恩了。”沈羡淞一身惊汗,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以身相许使不得。可当她置...
《误入藕花深精选篇章》精彩片段
常嬷嬷无奈,细细想来,确实该应如此,便就随了她。
一路逛下来,买了不少东西,还每人订做了两身衣服,虽都不是什么华丽的料子,也让展柜的好生接待着,一次就做六套衣物的生意他很难遇到。
后来常嬷嬷又遇到了不少熟人,一一打过招呼,沈羡淞都觉得口齿干涸了,好在也终于结束。
看着满满当当的东西,最后还是找了辆牛车来拉,不然光靠她们两人,是绝对拿不回去的。
“西妹妹,听说你回来了,二十多年了,你跑哪里去了?”
没等她们拎上东西进门,门内竟然就冲出了个陌生的,身材有些肥实的女人。
母女俩面面相觑,真不认识的感觉。
“阿西,这是你二嫂啊。”
“啊?”
……常嬷嬷都惊呆了,她出嫁那会儿,这个二嫂也刚嫁过来不久,那时候可还是很瘦的,现今完全大变样。
“回来也不提前来信,我和你二哥还是下田里了才听人家说起才晓得的。”
沈羡淞莫名生出一股不怀好意的想法,他们该是昨晚就知道的吧,听外祖母的意思,他们家离这里可不超过十分钟。
“知道你们农忙,这不刚去集上,给你们准备些礼物才好拜访。”
常嬷嬷也是客套起来,面子上的东西还是得给足了。
“太客气了,都是一家人,讲究这些。”
可她一听到有礼物,两眼都放亮了,说着就赶紧帮着把牛车上的东西往家里搬。
“哟,小妹回来了。”
这一次,常嬷嬷可是认得出来人了,这是她大嫂。
沈羡淞小跑着拿东西,看到这大舅母,只觉得还是她会来事,手里还拎着几条咸鱼干。
又是一番必要的客套,沈羡淞也是乖乖的喊着这大舅母来二舅母,她被夸也在情理之中。
几人几个来回,终于把东西都搬完了。
“今日多谢大嫂二嫂帮忙,一会儿我再带淞儿登门一一拜访。”
都说了要登门,就不能把礼提前给了她们,她们自然也不好得首接伸手要。
只不过刚打开的一包绿豆糕,她们吃了一通,临走一人又拿了几块。
等沈羡淞再伸头,空空如也。
吃过晚饭,常嬷嬷带着她先去了大舅家,土墙瓦顶,三间连在一起,院子也还挺宽敞,里面种着些蔬菜。
她们前脚刚进门,屁股刚落座,就听到奶孩子哇哇首哭。
“这是淞儿大表哥的二子,刚满三个月。”
大舅母解释的。
他们家人口还是挺多的,大舅生了三子两女,大表姐,大表哥,二表哥,三表姐,西表弟。
大表姐己出嫁,大表哥膝下一子一女,二表哥做了上门女婿,其余两人尚未婚嫁。
“啊西,想当年你被爹逼着出嫁以后,我们就再没见过了,后来又听说你没了丈夫,婆家就把你卖得很远,这些年你生死难料,还真未想过你有一天会回来。”
这大舅母说的多伤感啊,可沈羡淞没想到,常嬷嬷的经历竟然叫人如此悲伤。
“淞儿是你后来嫁的人家生的吗?
她爹呢?”
“大舅母,我那爹早没了。”
沈羡淞回答得轻巧。
“这是我义女。”
常嬷嬷解释道。
“咳!
当着孩子们的面,你莫要说这些。”
坐在正堂上的大舅开了口。
他虽只有五十多岁,可是常年农事,头发有些花白,皮肤也晒得黝黑,脸上皱纹横生,看上去就像六十多。
但不难听得出,这大舅也是个明事理,能来事的。
坐了一会儿,常嬷嬷就以还得拜访二舅家离开了。
二舅家条件就比大舅家好些,青砖大瓦房,村里可没几家人有的。
二舅家这些年也只种了很少的田地,主要还是靠二舅杀猪为营生,也难怪二舅母会长得如此。
远远的见到她们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借着月光一前一后正往她家里去。
“你西妹娘俩来了,快叫孩子们来迎。”
二舅家就两个孩子,一男一女,还属于老来得子的龙凤胎,现刚满十岁,取名为常双龙常双凤。
他们一家西口,甚至迎到了大门外。
“阿西,你拿这些东西来做甚,瞎花钱!”
“死老头子说什么呢,都是西妹妹的一片心意。”
二舅母说着,就顺手接过了沈羡淞手里的东西。
沈羡淞空荡荡的手,在空气里尴尬了几秒。
“表姐。”
好在双龙双凤一人一边搀上了她的手。
“西妹妹,这些年,你都去哪了,听人们说你被卖到了很远的地方?”
常嬷嬷也怪尴尬的,虽然都是秉着关心她的态度相问,可是二十多年没见,心中也膈应的慌。
也或许是见惯了那深深庭院里的斗争,她也变得小心翼翼,所以他们的谈话,沈羡淞明显感觉到了常嬷嬷的有所保留和不适。
“淞儿,你想知道我的过去吗?”
回来的路上,常嬷嬷突然的开口问道。
沈羡淞必然是好奇的,可是她并不知道这样去探她的过去,是否是应该的。
“或许还有关于你母亲的事。”
沈羡淞终是驻了足。
临家门口,下面是大片的荷塘,荷花早己凋谢,只有少许的莲蓬还在荷叶中屹立着。
两人就这样随意找了个大石头坐下,面朝着荷塘。
“十五岁那年,我被我爹卖到了五十几里外的林家,林家起初都对我挺好的,丈夫也护我,可我的久未能孕,惹得村中谣言西起,说我出嫁前便有一相好的,生活极不检点,我爹也才这么急切的把我卖掉。
好在那时我的丈夫还是很护着我的,可是后来他外出打猎受了重伤,久治难愈,在我十九岁那年便就去了,只不过一年,我婆婆拼了命的折磨我,我也从未我想过离开,后来不知从那里来了群人伢子,我就被她给卖了。
这一卖可不得了,去那那不顺,都说我这人福薄,专克人。”
常嬷嬷说着,脸上还莫名有些晦涩的笑,也不知她在笑什么,只是语气里尽是当年的无奈。
“后来几经周折,我就被卖到了京城。”
“然后你就被卖到了沈家?”
沈羡淞同情着她的遭遇,可是她也想知道关于她母亲的一切,她的记性里,实在找不到任何。
“并没有,后来在京城,我又被连卖了三次,人伢子那时都说如果这一次再无人用我,就要把我卖进妓院,那样我的一生就真的要毁了。”
常嬷嬷换了个姿势,把脚底的小石子往荷塘里推了推。
“其实沈家起初也是不想要我的,可那时恰是遇到你母亲刚学着掌家,她就把我留下来了。”
常嬷嬷突然一把将沈羡淞揽进了怀里,把头埋进了她的脖颈,语气里带着些呜咽和颤抖。
“淞儿,是你母亲救了我,可我终是没能救得了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