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完整文本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完整文本

汾清三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赢子婴扶苏是古代言情《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汾清三杯”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主角:赢子婴扶苏   更新:2024-07-03 11:1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赢子婴扶苏的现代都市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完整文本》,由网络作家“汾清三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赢子婴扶苏是古代言情《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汾清三杯”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完整文本》精彩片段


半晌后,扶苏问赵高:“赵高,这些个军功,能封个什么爵位?”

果然!大王真的要给自己的孙子封爵。

可三岁的孩子啊,而且还是长孙太过奇幻。

赵高几乎没有思索,直接开口道:“回大王,按照大军律法,这等数量的军功,当加封九阶五大夫!”

赵高说完,便直接退了回去。

李斯深吸一口气,一次就直接升到了九阶,虽说对子婴没什么用,可也足够吹牛的了。

“怎么样?子婴,有什么想说的?”听到赵高的话,扶苏笑着问。

子婴此刻还懵懵懂懂,对于大秦的军功制度,子婴知道不多,三岁的孩子,哪里能有多少的记忆?

于是子婴思索了下,问:“能换吗?”

“嗯?”扶苏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而一旁的赵高和蒙毅都听的清楚,台下的百官,也听的清清楚楚。

不少人心中暗骂,果真是三岁小儿啊,这到手的爵位竟然不要。

有人更是哀叹,莫不是小公子想拿这居委换点糖果?这果真是暴殄天物啊。

可转念一想,大家也就释然了。

对方是谁?人家是大王的长孙啊,搞不好未来还是大秦的君王,哪里需要个什么爵位?

可能在他看来,这等爵位还真比不上一个糖果。

李斯在心里又急又气,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自己累个半死都没能有半个爵位,可人家天生含着金钥匙出生,把爵位都不当一回事。

一旁的赵高也是错愕了半晌,片刻开口道:“小公子莫开玩笑,这五大夫爵位可不小,哪什么换也不值当呢!”

赵高有意示好,虽然子婴这一脉失了势,可子婴表现的太过突出。

此刻的他越来越后悔收了胡亥当弟子,这胡亥跟着自己学习大秦的刑罚典籍,真个迟钝笨拙。

如果换成时子婴来学,想必早就进展神速。

子婴这时候,眨巴着眼睛,望着扶苏,认真道:“换我娘可以吗?”

扶苏的笑意僵住了,没想到这孩子竟然提出这般要求。

毕竟,才三岁的娃儿,离了母亲一个多月,想必想念的紧。

可自己毕竟下了令,岂是那么容易收回来的?

何况,自己的儿子扶苏,还需要王燕的协助。

那这自然,只能让自己的孙子苦一苦了。

一想到这孩子的经历和自己这般相像,扶苏竟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台下的群臣也沉默了,这样的要求才符合三岁孩子的习惯。

纵使再聪慧的子婴,也需要娘亲。

感慨后的扶苏,道:“不必换了,找个日子,让蒙毅带你回雍城,去看看他们。”

“谢谢大父!”子婴立刻道谢。

让自己的护卫送自己过去,大父对自己的偏爱,子婴也看在眼里。

“可这军功你还是的领,子婴听封!”

听到这话,子婴立刻从扶苏身上爬了下来,小跑到扶苏对面,跪了下来。

滑稽可爱的莫要,惹得大臣么,抚须轻笑。

“子婴献计有功,今,封子婴为五大夫……”

……

九阶五大夫,这个爵位虽然不高,可普通人想要达到,基本上不可能。

斩杀170多名敌军,这等战绩,可无法达成。

当然,等你往上升后,有胜利的战役也可以增加军功。

像王贲等人,并不需要靠斩杀敌军,来获取军功。

五大夫,已经是普通人的天花板了。

可想要再往上,那就难如登天。

如果不是从小进行的培养,或者是天赋异禀,很少有人可以爬到将军的职位。

只有位居高位,升迁才更加的容易。

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雍城本就是秦国训练新兵的地方,这里有将士很正常,可子婴没想到,这里还有这般多的百姓。

那些个百姓好似,也是在等他到来一般。

等王燕抱着子婴前来,这百姓里却是窃窃私语,终于见了正主,好像也没生得和魔王一般。

一阵爽朗的笑声,拉回了子婴的思绪。

“我的好大孙!”只见一个年纪稍大,一脸胡子的将军哈哈大笑着。

子婴不用猜也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外公,大秦的战神,王翦!

却不等王燕允许,王翦伸手就把子婴抱进了自己的怀里。

子婴望着王翦,也不知道该说啥,只见王翦搂住了子婴就用胡子开始渣他。

惹得子婴咯咯直笑,这里都是自己的本亲,子婴还是放得开。

倒是一旁的扶苏,脸上带着喜悦,却不言语。

“走,带我的孙儿,去看看大秦的锐士去!”王翦心情很高兴,说笑着,就驾着马带着子婴前往雍城大营。

戎马一生的王翦,却只有这般的欢迎仪式。

子婴也十分好奇,这雍城大营到底是什么样的。

十几匹马在城内驰骋,还未到大营,子婴就听到了震天的呼喝声。

这是大营的军士,正在操练。

等到了营内,这一排排的军士整齐划一,有拿着长戈,有赤手空拳的,各个身姿卓越军纪严明。

“瞧,那就是我大秦的锐士,各个都是好手。”

听了王翦的话,子婴认真地观摩了一遍,这些个军士操练军纪严明,看着声势确实不小。

大秦锐士独步天下,果然名不虚传。

原本还想带着子婴,下场去现场操练一番,可在王燕的催促下,王翦只得作罢。

长途跋涉,想必自己的孙儿已经饿了。

无奈,只得带着子婴回了府中,开席吃饭。

子婴原本想和娘亲一起坐,可却是被王翦抱在了一边,非要和自己坐一起。

佳肴上桌,也是颇为丰盛,大多都是孩童可以食用的菜肴,看来厨师也是费了一番心思。

“外大父,将士们每日操练,不休息吗?”菜肴刚上桌,子婴便忍不住开口问。

刚才的训练强度,在上一世那个时候倒也正常,可现在是古代,若是按照这样的强度,人得吃多少?

王翦听了,笑道:“那能天天练?没那么多粮食呀,也就三天一练。”

果然,子婴点着头,这和自己想的差不多。

这个时候,人们一天也就吃两顿饭,而且大多是稀的。

这样操练所需要的体能,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每天吃稀饭可不顶用。

“三天一练,也都是精锐。”王翦喝了一口酒,拍着胸脯道:“若是天天练,秦国可负担不起。”

这倒是实话。

子婴看着满桌子的菜,忍不住叹口气,“若是让百姓吃饱饭,这粮食产量得多少。”

王翦摆摆手,表示自己不敢想。

扶苏却道:“为父来告诉你,自从都江堰修好后,我大秦的粮食产量显著提高,这才有了三天一操练的粮草,若是放在赵国等其他国家,供应这军队的粮草就不可能。”

子婴眨巴着小眼,没想到自己的父亲扶苏,却也不是绣花枕头。

对民生大事,也是有一定的了解。

“连年战乱,这土地只有,可开荒的人不多。”王燕补充了一句。

子婴心中暗叹,大秦的底子在六国中,也算得上是佼佼者了。

可在他看来,还是相当的薄弱啊。

想要让大秦强大起来,得先统一六国。


等见了楚军,再要点金银细软的好处。

目的,是让大王放心,我王翦,就是一个享受的想法,什么江山社稷,我并不在乎,我只在乎眼前的利益。

图的,就是一个享受!

可这个节骨眼,子婴和自己说这个干什么?

眼底里闪过一丝异色,王翦试探性地问:“是你大父让你问的?”

王翦最是害怕大王猜忌,好在,子婴也是自己的外孙,三岁的小儿,哪里会撒谎?

“那可没有。”子婴摇摇头,王翦心里所想,这几日子婴也是捋了一遍,这种情况放在任何帝王身上,或许都会猜疑一番。

自古至今,有多少良臣猛将死于猜忌?

往后的先不说,单说赵国,李牧可就是这般猜疑死掉的。

王翦有些心思自然是正常。

可,王翦现在侍奉的是谁?千古一帝,秦始皇啊!

这可是气吞九州,统御万疆的大人物。

怎么会怀疑自己的手下?

往后数的不少帝王,在得了功业后,直接清扫掉陪着自己打江山的臣子。

可秦始皇,却没有这般做。

所以,历史上,王翦三番四次索要赏赐,不过是多此一举,徒增笑柄罢了。

子婴,自然不想自己的外大父出这个丑。

到时候,仗还没打,王翦讨赏的军报倒是先送来了,这让王翦以后怎么在朝堂立足?

毕竟……子婴还想让自己的外大父,发挥更大的作用。

于是,他决定挑明,道:“你说,你都这么大岁数了,再要个美女赏赐,你消受得起吗?”

王翦老脸一红,端起架子正色道:“是哪个王八羔子,和你乱说的?”

可话一出口,他才想到问题。

索要赏赐的打算,他可是谁都没说啊,怎么自己的外孙却看出来了呢?

“谁和我说的?你看你那眼神,多饥渴一样。”子婴只想淡化这个话题,没有接茬。

这下,王翦的耳朵根子也红了,被一个三岁小孩教训,实在是尴尬,可王翦心中却是惊骇,子婴这小家伙是怎么知道的?

难道是大王?想到这里,王翦通体冰凉,虽然子婴没说,可王翦不相信,一个三岁小孩能懂这般多。

“这几日,我都没见到大父呢。”子婴仿佛知晓王翦所想,直接打消他的念头,“宫内的赵高,私下说外大父要讨要侍女,却是被我偷听到了。你说,是也不是?”

赵高?王翦这才缓过神来,如果赵高能猜到自己讨要赏赐,这确实不难。

毕竟,都是聪明人,可以在大王身边做到这个位置,都不简单。

王翦虽然得了统帅的位置,可也有自己的顾虑,这也是他一直想让大王主动找自己的原因。

“听那个阉人的话?你不信你外大父?”

见王翦信了,子婴松了一口气,看来三岁的年纪真的限制了自己。

这种事,就只能让赵高来背锅了。

“子婴不是不信外大父,只是大父这般信任你,若是你还索要赏赐,岂不是令大父失望?”子婴反问道。

王翦没想到子婴会这般说,眸底闪过一丝温暖,三岁的小儿竟然会为大王着想。

仔细一想,自己都是被劝来的,现在又让自己不要猜测大王的心思,王翦竟然有一丝妒忌。

这子婴也太懂事了,可自己也是你的外大父啊。

“赏赐倒是小事,如果是你,这般信任别人,那人却又担心你,猜忌你,你会怎么想?”子婴继续问道。

王翦听到这话,如遭雷击,大王让自己统帅六十万大军,这是莫大的信任。


至于国力发展的事,只能慢慢来。

王翦很高兴,自己的女儿带着孙子回来,仿佛像是过年了一般,忍不住又拿起酒碗喝了一口。

这时候,子婴想起了自己来的主要任务。

轻声问:“大外父,你不是生病了么?怎么一直在喝酒?”

听着子婴的问话,王翦一愣,跟着哈哈笑道:“喝酒才能治病呢。”

这就是唬小孩子的话,子婴点点头,对着餐桌另一边的蒙毅道:“蒙将军,记下来,外大父的病情好转,已经可以豪饮三碗了。”

这冷不丁的童言,让在场的众人愣住了。

连要记录的蒙毅也是没反应过来,片刻后,他尴尬地望向王翦将军。

只见他呆呆地望着子婴,想要说什么,却又说不出口。

童言无忌,可子婴说这话,却和大人一样,仿佛是来兴师问罪的。

“外大父你怎么流汗了?蒙将军,快记下来,外大父喝酒引得病情复发。”子婴看王翦这样子,心里好笑,又接着道。

倒是一旁的王燕嗔怪道:“子婴,莫要胡闹,吓着你大父了。”

子婴摇摇头,小手揪了几下王翦的胡子。

看着自己外孙这般的模样,王翦这才反应过来,这孙子才三岁啊,不过是在吓自己。

想到这里,王翦哈哈大笑,掩饰自己的尴尬。

欺君之罪,当如何?

王翦不是赵高,不太深知这刑罚,可若要真追究起来,定然会罚他一罚。

可自己装病回雍城,满朝上下,谁人不知?

连大王自己都知晓,今日却是被子婴点破,让王翦一番尴尬。

见爷孙两人又开怀大笑,蒙毅这才放下心来。

这小公子,让自己记录这些,好似是告状,可自己不敢呈上去啊。

你俩还是爷孙,这坏人都让我来当了。

这件事过了后,整个宴会继续进行。

自从封了爵位后,子婴就不再喝奶,和奶娘服侍惯了,一直在身旁跟着。

直吃到日头降下,子婴跟着自己娘亲回了里屋睡觉。

三岁的孩子,自然要早睡,这一晚,连扶苏都被赶了出去。

望着尴尬的父亲,子婴内心打定主意,以后自己长大,坚决不娶武将的女儿,过于霸道。

……

次日一早,洗漱完毕后,子婴便兴冲冲地去找王翦。

他还记得自己的目的,想着法让自己这个外大父回咸阳。

昨日,不过是试探而已,子婴知道,想要说服王翦,自己还得出一番力气。

好在,在自己后院,王燕也没管子婴,让他自己寻去,只是让奶娘随着。

可找了一圈,也没找到王翦,打听了一番才得知,王翦将军,昨夜一直在书房未出来。

“总是这样,老将军呐,睡在书房习惯了。”其中的一位仆人,忍不住吐槽。

子婴点点头,带着奶娘,便又朝着书房赶来。

一旁的守卫,看到是子婴,也都没人拦着,很顺利地便到了书房前。

房门虚掩着,子婴小心翼翼地推开了房门。

这书房可不是自己能进去的,奶娘只得在外面候着。

子婴小心推门而入,进去一看,这满屋的书简竟然比嬴政的书房还多。

墙上一幅硕大的六国舆图挂着,虽说地形没有细细描绘,可也有了大致的轮廓。

子婴记得,大父的书房也有一版,可比外大父这个要详细的多。

作为秦国的大将,王翦自然有资格获取到这样的舆图。

此时的王翦,正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细微的鼾声传来。

子婴没有叫醒王翦,则是小心翼翼打量起了书房的摆设,除了堆积如山的书简外,王翦趴着的桌子上仿佛有什么东西。


听到子婴的话,嬴政的笑容僵住了。

自己这才把扶苏送去历练,这就让王燕回来?

嬴政知道自己儿子的性格,有王燕看着,才能在雍城待的安生。

真要让王燕回宫,扶苏可怎办?

“大父,你就让我去见见我娘吧……”可没成想,子婴接下来说了这一句。

嬴政暗自松了一口气,想到子婴毕竟才三岁,几日不见娘亲,相见也是正常。

于是哄着道:“好,等王贲破了大梁城的危机,就让你去!”

子婴噘着嘴,内心也有点担忧,不知道自己的大舅能否完成任务。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担忧过头,王贲可是秦国的猛将,截一个运粮队伍有什么难的?

……

大梁城。

王贲站在城墙上,目光望着远处,前方光秃秃的一览无余,他好似在等待着什么,可等了许久,什么也没有。

良久,他问道:“信,送出去多久了?”

身旁的副将闻言,立刻上前道:“回将军,已有半月有余,快马加鞭,算着日子,信早已送到,想必粮草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不会有粮草的。”王贲叹了口气,周围的将士闻言,皆是低头不语。

一个月前,项燕亲率四十万大军抵达大梁城,直接对着城池猛攻。

城内粮草短缺,王贲亲自站在城墙头上率军抵抗,在楚国攻城器械的配合下,硬生生顶住了半个月的猛攻。

原本以为,项燕打不下大梁城会顺势退去,毕竟楚国的失地都已经收复了。

可没想到,这项燕,竟然直奔函谷关而去。

王贲怎么想也不理解,连大梁城都没打下来,项燕竟想着要打下函谷关?

莫不是城夫之战,给了项燕莫大的勇气。

虽然秦军败了,可大秦的底蕴还在。

秦军锐士,上马可敌赵边骑,下马可当魏武卒,各个都是一顶一的好手。

而项燕此去函谷关,必然无功而返。

但,楚军此去直接阻断了大梁城和大秦的联系,城内粮草不多,该如何是好?

王贲无奈,只得写信求助大王,希望大王能解大梁城的困境。

可大秦唯一的东出门户被阻断。

运粮队,又怎么能抵达得了大梁城呢?

走水路倒是可以,粮草运到潼关,再沿着黄河顺流而下,即可抵达大梁城。

可秦国水运匮乏,比不得楚国,哪里有这么多船只运粮?

所以陆运,是唯一的路,可函谷关被围,粮草又哪里运的出来?

年初攻伐楚国,李信和蒙恬兵分两路,势如破竹,会师于城父,王贲却是收了李信的信件。

“还请王贲兄速救,只待粮草运达,必是我等攻下楚都之时……”

这时候,王贲才知道,本该陈郢运往前线的十万旦粮草,不知为何未能送达。

王贲也没多想陈郢的变故,毕竟,王贲和昌平君,多少算半个亲家。

亲家没按时完成大王的调令,自己又收到好友的求救,大梁城屯储的十万旦军粮,王贲便做了主张运去了城父。

可万万没想到……

昌平君这一反叛,不但坑死了李信和蒙恬,也坑死了王贲。

谁能想到,项燕竟这般厉害,摧枯拉朽般就击败了秦军主力。

王贲甚至连筹集粮草的机会都没,就已被项燕给围住了。

好在……王贲第一时间封锁了大梁城,城内的讯息外人不知,城内五万锐士的军粮,撑不了多久。

想到这些,王贲忽又问道:“城内的几大士族,还能再接济点粮草吗?”

副将闻言,叹息一声道:“将军,那几个大户已经接济了两次,真的……没有了……”

是啊,已经借过两次了,地主家也没了余粮。

至于城内的百姓,王贲围困大梁城好几个月,城破后,有能力的早就逃难了。

剩下的,能保着自己就不错了。

等不到救援,王贲内心焦虑,“城内的粮草还够几天?”

副将盘算了下,赶忙道:“这半个月已经缩减了一半口食,每日按照这个定量,大概还能坚持半个月。”

王贲转过头来,望着城内的锐士,虽然各个面露憔悴之色,可依旧挺直胸膛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见王贲愁眉不展,一旁的副将开口道:“将军!我等愿与大梁城共存亡!”

“我等愿与大梁城共存亡!”身后的将士们,也都齐声高呼,盯着王贲,眼神中透出了决绝。

他们早已知晓,将军派人安排了船只,若是真的守不住,还可以渡河返回大秦。

可他们不愿意!

这大梁城可以打下来,实属不易,不知道多少个锐士弟兄倒在了城墙下,其中不乏城内将士的手足兄弟和叔伯长辈。

流了这么多的血,才拿下的大梁城,怎么能让给楚国?

望着手底下,这群将士,王贲很是感动,整理了下情绪,大声道:“今日之局面皆因我而起,你们叫嚷什么,该共存亡的是我!传下去,家里是独子的都往后靠,若真守不住了,让这帮人先走。”

虽然安排了船只渡河,可五万大军,短时间内,并不能全部渡过。

至于游过黄河,眼下冬季,且不说这黄河汹涌,端是一个激流过来,人也见不了影了。

听到王贲这话,眼前的几十名将士,均都跪了下去,城门上站岗的见状也都跟着跪了下去。

这些人,都是跟着王贲南征北战的精锐,借出去了粮草,可没有一个人怪罪王贲。

领头的副将,带着哭腔道:“将军,莫要说什么浑话,粮食没了,可以让人去打鱼,可以吃草根,大不了吃些树皮,只待我等坚持下去,大王一定会想办法救我们的。”

王贲心里一阵感动,可这冬天时节,黄河哪里能打到这么多鱼,哪里有这么多树皮和草根给你充饥?

叹了一口气,王贲喝道:“都起来吧。”

眼下,毕竟没有到最困难的时候,保不准大王真的有办法呢?

将士们刚起身,就听见远处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城墙众人顿时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衣衫褴褛的斥候,骑马疾驰而来。

衣着上可以看出,这是秦国的斥候。

那人到了城下,一拉马绳,从怀里掏出一个竹简大声道:“快开门,传大王的手令!”

王贲不敢含糊,立刻让人开了城门,自己下了城墙迎了上去。

他知道,这封竹简是大梁城最后的希望了。


“这是你发明的?”他惊讶地问。

“这是在雍城,根据将士们骑马不满意的地方想到的方法。”子婴早就想好了解释的词语。

毕竟,这马鞍、马镫以及马蹄铁都不是太精细的发明,只是需要一些闪光点即可。

一个三岁的孩子,完全可以做到。

李斯听了,心中忍不住震动,这小公子给人带来太多的惊喜。

他作为后勤人员,虽然上不了战场,也知道这套马具的作用,必然可以让大秦的骑兵战斗力猛增。

刚刚的匈奴侵袭,如果有这等马具,大秦的骑兵,是不是就可以追上匈奴的人了?

当然,他考虑的还要更多一点,就是这打造起来,有点费钱。

“大王,我看着不过是孩童的玩具,是否真的如这般神奇?”一旁的赵高,这时候开口了。

扶苏听完,心中一动,是啊,看起来不错,就是不知道用起来如何。

这套马具的打造成本可不低,如果真的没具体实战的用处,岂不是浪费了?

“父王,儿臣愿意一试!”一旁的胡亥见老师出面,立刻请缨道。

扶苏陷入沉思,自己刚才是不是兴奋过头了?

不过,第一次遇到这般精妙的马具,心里激动也是正常。

“大王,倒不妨让胡亥试试。”一旁的国夫人也开口。

这马匹稳不稳,跑的快不快,得试过才知道。

毕竟,子婴才三岁啊。

童言无忌,并不难全信。

于是扶苏点点头,“行,你去试试。”

这是匹小马,如果是正常的成年马,扶苏都想自己去试一试了。

见胡亥想上去,子婴却拦住道:“还是我来吧,这马认人。”

可胡亥却直接甩开子婴,父王都开口了,还轮得到你来拦我?

做了这点小伎俩就说让骑兵无敌,我胡亥自然要来试一试。

可话到嘴边,胡亥却说:“不用,我两岁就会骑马了。”

子婴一愣,没想到胡亥竟然这般厉害,既然2岁就能骑马,那自己还拦着干嘛,也就让了开来。

众人也都让出了位置,子婴院落本身不大,这匹小马跑个几步就到头了,只能在院子内转圈。

走到跟前,胡亥内心得意,这匹白马着实漂亮,原本不好意思找子婴要。

可这下,自己是正大光明来骑马,于是一拉马绳,准备也像刚才子婴下马一样,帅气上马。

可也许是扯的力道太大了,直接拉得疼了小马,顿时小马一个后蹲腿朝着胡亥踢来。

速度之快,胡亥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扑腾,踢出了一丈开外。

胡亥只得惊呼一声,就见天旋地转,自己飞了出去。

好在,这只是一匹小马,如果是被大马踢中,不死也得残疾。

赵高见状连忙上前搀扶起胡亥,心中却是忍不住叹气,这胡亥真是沉不住气,干什么事都是咋咋呼呼。

反观子婴,做事稳重得体。

心中愈发有想要收子婴为弟子的打算,大秦以法治理天下,自己在法理上造诣卓绝,也是有当子婴老师的资本。

可……子婴毕竟是孙儿辈,赵高想到这一层就打消了念头。

见胡亥没事,搀扶起来拍拍身子,向大王回道:“未伤到大碍。”

“嗯。”扶苏望了一圈,“子婴,还是你去吧。”

“是。”

子婴也不推脱,上前一拉马绳,踩着马镫了坐了上去。

这一行云流水的动作,让胡亥看的眼馋,心中愈发的愤恨。

子婴上了马儿,双腿一夹,小马就欢快地跑了起来。

这一动作,在这月内做了很多次,小马顿时在院子里绕起了圈子。


还是这般的神兵利器。

见子婴这般模样,王翦宝贝般地把剑收了起来,“你可别打它的主意,这是大王赏赐我的,你想要找大王要去。”

子婴一阵无语,没想到王翦竟然这般宝贝,想了下,便问道:“那我找大父说去,外大父生病了,也不需要这等宝剑。”

说着,就要往屋外走去。

王翦却有些哭笑不得,你说这外孙有时候吧,见识非凡,有时候,却又无理取闹。

别的不说,按照子婴现在这般的宠溺,搞不好大王真的让自己把太阿剑送给他。

这可不行!

王翦连忙上前抱住子婴,笑道:“好大孙,外大父虽然病重,可你还太小,这兵刃对你无用。”

“我很快就能长大了。”

“那不是还没长大么?长大了再说。”

“我可以找个护卫,帮我持剑啊……”

“你说蒙毅?他怎么能为你持剑,你小脑袋笑着什么呢。”

与王翦这般嬉闹着,子婴却是认真了起来,“这剑不要也可以,外大父和我一起回咸阳?”

听了子婴的话,王翦一愣,忍不住问:“大王让你说的?”

“自然不是。”

王翦顿时很失望,想想也是,大王若是想要自己回去,怎么会派子婴前来劝说?

这怎么想也不可能。

见王翦有点失落,子婴指着桌子上的舆图道:“外大父,那是什么游戏?”

王翦望去,却见得,那是自己的模拟沙盘,于是笑道:“那是外大父玩的战争游戏。”

当我看不懂么……

子婴有点无语,王翦哄着自己,可自己的目的还未达到。

于是挣扎着下来,上了王翦的椅子,这才看清了桌子上的舆图。

果然是!

这就是秦楚交接的舆图,比墙壁上的舆图还要详细,连函谷关、大梁城都有标注。

看来,王翦真的在日以继夜地寻找着破敌之道,他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重新掌握大军,转而打下楚国。

可,自己的目的,不是让大父来游说,而是让王翦自己主动请缨。

这样,在大父的眼里,王家忠贞不二,对于扶苏和自己,都有莫大的好处。

如果真的等到大父上门来请,王翦的面子是有了,可大父的面子却也没了,纵使打下了楚国,也不是子婴想要的结果。

于是子婴笑着对王翦道:“既然是游戏,外大父可否陪子婴来上一局?”

王翦正愁没人陪自己演练沙盘,可一个三岁的孩子也带来不了什么启发,但,毕竟是自己的外孙,子婴想要玩耍,那自然是要陪着的。

于是笑着道:“可以,外大父就陪你来上一局。”

“若是外大父输了怎么办?”子婴对那把太阿剑恋恋不舍。

一方面是真的帅,另一方面,如果可以让其他的工匠从中领悟到锻造方法,也是大赚。

王翦心中赞许,自己这外孙的小心思太明显了,可自己怎么会输?

于是大笑道:“若是输了,那太阿剑,就送与你吧。”

见王翦开了口,子婴立刻接过话茬,“一言为定。”

转身小手握在了‘秦’字的军旗上,“我选大秦!”

王翦呵呵一笑,沙盘本就是个游戏,带自己的外孙玩一把,还能激发他的兴趣,也算是好事。

于是道:“那我就是‘楚’了。”

子婴数了一下,一共数了六个‘秦’字旗子给自己,数了四个‘楚’子旗子给王翦。

正好代表着,明年秦国的六十万大军对上楚国的四十万大军。

“这每一个旗子代表着10万大军,我要开始进攻了。”子婴一边说着,一脸认真地望着舆图。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