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成寰 阿沐 吉朴装备:T65步枪 T93狙击步枪 M72火箭筒大海上,几个废弃浮标随着海浪起伏,一根深蓝色呼吸管朝着浮标快速移动着。
全身潜水服的成寰慢慢浮出水面,关闭了脚部推进器,扒在浮标的背面,摘下潜水面镜,举起高清望远镜,观察着西屿沿岸柱状玄武岩上的每一寸角落,这些玄武岩是熔岩流喷发后突遇海水快速冷却收缩形成的,多为褐色,形状多变。
在这样的地形藏下一个狙击手可够他受的,所以务必观察仔细再准备登岛。
“距离坠机点还有多远?”成寰呼叫东部某指挥所。
“首线距离 10 公里,岩壁的落差不能精确计算。”
“岩壁后面有路吗?有,但是路很糟糕,民用车辆很难通行,要走过去的话,可能得10个小时,还有几条大路有宪兵岗哨,不太容易通行。”
指挥所的卫星地图上一目了然:“ 建议你选择快艇前往渔翁岛,接应地点发在你的北斗导航仪上,会有人接应你。”
“谁的人?放心,安全。”
成寰也是碰巧潜伏在澎湖附近,所以接受了这项任务。
预警机准确的报告了一架“ IDF” 飞机坠毁在西屿,出动首升机容易被发现,所以只能靠侦察兵来确认实际情况,运气好的话还能带回点有价值的物件。
接应成寰的是当地的少数民族,他们和独立党的立场不同,原本就乐天知命,不争不抢,现在汪总统的种种做法逼着他们做出选择,中国对少数民族优待的政策也是他们倾斜的原因之一。
成寰和接应的黝黑小个子——阿沐简短寒暄,接应的并不是一艘快艇,而是渔船,船舱里民兵们正在埋头准备武器,似乎待会会有一次交火。
“这速度能行吗?”成寰对快艇换渔船的变故颇有微词。
“中校,你放心,这是改装过的渔船,最高时速 40 节,我们得抓紧了,台军己经出动了海蜂大队参与搜救。”
“开船!”成寰也不是纠结小事的人,当务之急是赶到坠机点。
搜索分队共有 10 人,他们的头儿是负责开船的中年人名叫吉朴,瘦削高个,他一首没有跟成寰说话,他认为只带了一把手枪的成寰并不能帮到他们什么,但碍于军衔又不能首言。
成寰看出了船老大的不满,只能安静的坐在船尾查看自己的北斗导航仪,尽量不使自己看起来像个累赘。
吉朴对这一带水文地理非常熟悉,巧妙避开了礁石和海军巡逻艇,他随身背着一支“ T65”突击步枪,听说是缴获来的。
太阳快要落山,船在近海乘风破浪半小时,终于看到远处沙滩上拖着一条长长的坠毁痕迹,机头向东,残破的涡轮发动机掉在飞机后面,海风吹过的时候还能看到涡轮叶片在无力的转动,尾翼上一个大洞, 几枚霹雳9的破片还插在蒙皮上,飞机的零件散落在沙滩上,所幸这架飞机抛掉了副油箱,坠机没有引起大爆炸,但飞行员没有弹射出舱外,肯定是没救了。
吉朴的手下一涌而上,想从飞机上撬下一些纪念品,还有的在自拍,整队人乱作一团。
成寰冷静的观察了西周地形,平坦的沙滩一览无遗,北面是一片并不陡峭的山坡,如果发生遭遇战连个掩体都没有,地势不利。
“船长,你得让你的人先把计算机储存器找到,别让他们去拆其他没用的东西。”
成寰大声的说道,看到一个民兵在研究起落架上的灯,另一个在掰空速管。
“但是中校,储存器长什么样?”阿沐问道。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你得亲自进去找找看。”
这确实不是成寰的专业范围。
阿沐很不情愿的走向座舱,毕竟那儿摊坐着一具尸体,成寰感觉出他的抗拒,看来是自己缓和尴尬的时候了,尽管他也不清楚储存器长什么样。
“我可以进去找找,我以前修理过首升机和坦克,应该差不多吧!”阿沐抬起头感激的朝成寰看去,在落日的余晖下感觉眼前的人身上放着光。
“那多亏你了! 需要什么工具?锤子,斧头都行。”
成寰想了想说。
成寰见多了死人,心里并不怵,不过坠机的这种确实死状惨烈了些,尸体无法搬动,人体结构己经散架了,硬搬的话只能拽下一些尸块。
他双手合十冲着飞行员鞠了一躬,大手轻抚他的双眼,但有一只眼怎么也闭不上。
顾不了那么多了,他将头扎进座舱,飞机的结构他大致知道,通常计算机存储器和敌我识别系统都在座舱仪表板后面,仪表板被摔的裂开,所以他没用斧头和锤子,就将一部指示夜间瞄准的射线管拆了下来,他将手顺着数据线伸进去摸了摸, 都是硬邦邦的隔层,显然比预想的要复杂一些,于是他继续摸索。
阿沐探头在机舱外面,笑嘻嘻的问:“ 中校,找到那个东西没……嘭!”一声沉闷的枪响,阿沐重重倒在地上。
“怎么回事!”吉朴在远处喊话。
“狙击手!”一个民兵喊道,成寰迅速蹿出座舱躲在残骸的另一侧,根据阿沐倒下的位置,一秒钟判断出飞机这一侧暂时是安全的,他努力回忆刚才观察的所有制高点和那一声枪响的位置。
很快又是一声枪响,仍然来自同一方向,随即刚才报信的那个民兵也倒下了,可以看出,这名狙击手很老练,他用T93第一枪干掉阿沐, 而没有干掉自己,是因为阿沐背着一杆绿色的狙击步枪,先干掉同行,就可以省掉来回更换阵地的麻烦。
枪声开始密集起来,山坡上除了一名狙击手还有其他宪兵,成寰周围的民兵也躲在各自最近的飞机残骸边胡乱还击。
成寰探头环绕西周,起落架旁,吉朴船长面如死灰的盯着自己,他的“ T65” 掉在旁边,不敢去捡。
成寰匍匐过去,摸到牛皮枪带,流弹击中地面迸起的沙子擦到他的手上,他缓缓将枪从起落架旁拖过来,这个动作做的很慢,不至于引起几百米外狙击手的注意。
成寰准备开始反击,但这枪跌落过,原则上必须重新校准才能射击,成寰从机头爬到机尾处,从尾翼的洞探出头去,看到山坡上有几个火力点在开火,但这些都不是他的首要目标。
“他躲在草里,有伪装,大概 200 米外。”
吉朴通过大喊试着让自己冷静下来,但他通报的情报三句有两句是废话。
成寰知道这是一次遭遇战,台军队并没有完成一个包围圈, 如果从任意两个方向交叉火力,自己和这一队民兵今天很难存活下来,他第二次探出头,用 6 倍镜搜索整个山坡草丛,没有任何发现。
这名枪手很可能在同一位置开很多枪,换成自己也会这样做,所以只要耐心等待。
成寰的第一个猜测是对的,台军方没有想到中国军人居然敢孤军深入搜寻残骸,所以没有动用首升机,只是让就近的部队派了一支小分队慢悠悠的赶去,恰好从山坡上看到飞机残骸边的民兵,才就地隐蔽后开火。
“嘭”的一声枪响再次划过。
这一回成寰看到山坡上的一个草丛腾起一些草屑,而他身旁一个还击的民兵应声倒地,他在地上痛苦的大叫起来,腿上挨了一枪,成寰迅速将瞄准十字对准这个草丛,扣动扳机,不出意料,这一枪没有打中,看清弹着点,拉动枪栓,迅速校准,这是一次危险的对赌,对手也多半看到自己,这个草丛正在晃动,说明狙击手意识到威胁,正想退却后找寻另一个狙击点,成寰屏息凝神,按照第一次的弹着点修正了误差,再一次扣动扳机,这一次他看到一团红色血雾在草丛上方喷起。
山坡上所有火力都集中到成寰躲藏的机尾,幸运的是,太阳渐渐沉入海平面以下,能见度越来越差,成寰趁着夜色再一次匍匐到机头位置观察,瞄准镜里看到一名台湾宪兵半蹲了起来,隐约看见他举起了“M72”火箭筒,显然,台军的主要目的不是歼灭这支民兵小队,而是摧毁这架飞机。
他赶紧招呼吉朴和其他队员朝海边撤退,远离飞机,一边走一边射击,试图压制敌军火力。
火箭筒发射了,“IDF”号发生了剧烈爆炸,这样一来应该刨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了。
“全体撤退,船长,你们有办法离开吗?”成寰边跑边问吉朴。
“放心,这一带我很熟悉,就算军舰来也拦不住我,那么你呢?”吉朴己经不再是刚开始不冷不热的态度。
“把我的潜水装备给我,我有办法脱身,”成寰沉默了片刻,“对不起,因为这次任务,让你损失了两名队员。”
“别太自责,如果没有你,可能我们一个队员都带不回去,包括我。”
吉朴和成寰上船后关闭所有灯光设施,启动发动机,往左侧绕了一个半圆才往前开去,吉朴确实是一名有经验的船长,对方还在岸上朝着刚才停船方向打了几个点射,但这样的能见度,没有准头。
成寰一边穿戴自己的潜水装备一边和指挥部联系。
“接应地点己经发至北斗导航仪,迅速脱战。”
指挥部发来指令。
成寰熟练的点击着自己的仪器,设置好坐标,带上潜水面镜, 坐在船边招了招手:“后会有期了,同胞们。”
说完向后倒去,潜入海里。
“再见,中校。”
吉朴将伤员的腿包扎后沿着自己熟悉的路线,向台湾岛南部驶去。
一小时后,成寰攀上接应他的海军“ 武首- 9” 多用途首升机, 和指挥部详细汇报刚才的交火情况。
“为什么他们这么反常,也不管飞行员是死是活就炸毁一架飞机,是怕我们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成寰心里一首有疑虑,但很快自己有了答案,“像是某种特殊时期的过度反应,我觉得这是值得分析的情报。”
“中校,你的意思是他们准备好进攻了? 所以要破坏敌我识别装置。”
“进攻? 我认为不大可能,准确的说他们准备突破红线了。”
指挥部此时接到司令部的命令,要求成寰立即回到水门机场, 乘坐专机飞往北京参加会议。
他的老首长高博少将在登机前特意电话交代,让他路上 把“ 19 乙”计划好好在心里推演几遍。
19 乙? 成寰脑子停顿了一下,慢慢整理出一些旧的记忆,是上世纪由总参谋部制定的作战计划,名字叫 19 甲。
计划实质很简单,如台湾宣布独立,进行一次性收复领土的计划。
这个计划在 2006 年修改过一次,最后更名为 19 乙计划。
计划从来没有实施过,主要因为近几届台湾领导人从未逾越红线,中国还抱着和平统一的期望,但目前的形势有所不同,台湾领导人迈出了危险的一步。
(本故事纯属虚构)
小说《燮和天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