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酒花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全文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全文

朝云紫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是作者“朝云紫”写的小说,主角是程弯弯赵大山。本书精彩片段:【叮!发现天然无污染野蕨菜!】程弯弯看去,老四挖回来的正是野蕨菜,商城提示30文一斤。她挖三斤苦苣菜才抵上的这么点蕨菜……心累,身体更累!她弯腰将野蕨菜拿起来,往里屋走去。四个人面面相觑,以往干完活回来,娘都会对他们各种教训指责,尤其是今天娘还在程家受了气挨了打,不是更该把他们狠狠训一顿吗,一言不发是几个意思?程弯弯......

主角:程弯弯赵大山   更新:2025-02-05 03:0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程弯弯赵大山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全文》,由网络作家“朝云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是作者“朝云紫”写的小说,主角是程弯弯赵大山。本书精彩片段:【叮!发现天然无污染野蕨菜!】程弯弯看去,老四挖回来的正是野蕨菜,商城提示30文一斤。她挖三斤苦苣菜才抵上的这么点蕨菜……心累,身体更累!她弯腰将野蕨菜拿起来,往里屋走去。四个人面面相觑,以往干完活回来,娘都会对他们各种教训指责,尤其是今天娘还在程家受了气挨了打,不是更该把他们狠狠训一顿吗,一言不发是几个意思?程弯弯......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全文》精彩片段


程弯弯愣住了。

她正疑惑时,眼前浮现出一个虚拟的半透明面板。

面板上的主图是她眼前的稻田,田埂上的一株野菜被标红,注明是苦苣菜。

【天然无污染苦苣菜,一斤10文。】

程弯弯将脚边的两颗野菜扯出来,脑海里再度响起机械声。

【叮!天然无污染苦苣菜二两,价值2文钱,是否售卖?】

【是!】

这一瞬间,她手上的苦苣菜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枚铜钱。

程弯弯满眼不可置信。

这时虚浮的面板发生变化,竟然出现了一个类似于某宝的商城。

这些商品的价格单位都是铜钱,两枚铜钱可以买一个肉包子,也能买一瓶矿泉水。

她看明白了,这是一个连接另外时空的交易商城。

她点击购买后,手里的两文钱消失,变成了一个肉包子。

程弯弯是真的饿坏了,她三口两口就将包子吃下去,肚子里有了食物,身上也有了力量。

她决定再多挖一点野菜换钱,她想买的东西太多了。

苦苣菜是一种耐旱的野菜,久不降雨,许多野草都干死了,苦苣菜却长了一大片,田埂上到处都是。

程弯弯蹲在田埂采野菜时,一个声音突然在她耳边炸开。

“哪个短阳寿的偷老娘家的稻子!”

风吹来稻子倒下,露出一个身影。

“嗬,原来是赵大嫂子!”

王婶子咬牙,两人是邻居,天天扯皮掐架,她一直骂不过赵大嫂子,今天终于抓住了死对头的小辫子。

“大家快来看啊,赵大嫂子偷我们王家的稻子!”

这么一吆喝,不少人都看过来。

这边的稻田是王家的,而程弯弯蹲在王家稻田的田埂上。

今晨赵大嫂子头破血流从娘家回来,可让村里人笑了许久,这会儿大家又议论起来。

“哟,这是偷王家的粮食去补贴娘家呢?”

“赵大嫂子越来越混不吝了,偷鸡摸狗的事都干,还有啥事儿她干不出来?”

“接下来说不定还会偷人呢,反正是寡妇,哈哈哈……”

程弯弯的脸都黑了。

这块田就在家门口,她还以为是自家的田,谁能想到是王家的?

她拍了拍身上的草屑,慢慢的站直身体。

她将手里的几颗野菜扔出来,声音冷淡:“怎么,你们连稻子都不认识了?”

村里人看清楚了,这是小鹅菜。

苦苣菜又叫小鹅菜,味道很苦,根茎非常硬,不易煮熟,村里一般拿来喂猪喂鸡,没有到快饿死那一步,是不会有人想到吃这种野菜的。

在现代,人们追求的就是这种无污染的野菜,但在这个时代,苦苣菜并不受欢迎。

王婶子插着腰骂道:“你家里鸡鸭都没了,挖小鹅菜干啥,我看你就是故意找由头偷我家稻子!”

程弯弯叹了一口气,幽幽道:“这不是家里没粮食了吗,为了让孩子们吃饱,只能挖点小鹅菜回去加餐了……各位大姐看不上小鹅菜,想来家里的余粮一定还有许多,不如借点粮食给我们家吧……”

她头上有伤,再加上这副神情,显得有些可怜巴巴。

众人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一向泼辣刻薄的赵大嫂子,竟然示弱,还要借粮!

这年头,借什么都不能借粮食,围观的人瞬间散了。

王婶子呸了一口唾沫,想找她借粮,做梦去吧!

不过到底是怕被缠上,王婶子转身就钻进地里去拔草了。

程弯弯将地上之前挖的野菜捡起来,略微迈了两步,走到自家的稻田里。

她蹲在田埂上挖菜,毒辣的阳光照下来,豆大的汗珠从她额头滚落,衣衫后背也湿透了。

也不知道挖了多久,直到商城提示有三斤了,她才停下来。

站起身时,她一阵头晕眼花。

她记起来,脑袋上的伤还没处理,也没吃消炎药什么的,要是发炎感染了,在古代可是要命的事。

三斤苦苣菜卖了30文钱,花20文在商城里购买了消毒水和消炎药。

辛辛苦苦赚的钱,还剩下10文,程弯弯不敢再乱花。

她揉了揉酸疼的老腰,迈步往家里走。

刚走到家门口,她就听到屋子里传出热闹说话的声音。

“大哥,野菜糊糊好好吃!”

“我的肚子终于吃饱了!”

她走进院子,看到屋子的桌边上坐着四个人,是原身的四个儿子。

大儿子赵大山,今年刚满十八,去年娶了媳妇回来,算是这个家的顶梁柱。

二儿子赵二狗,今年十六岁,是几个儿子里比较机灵的。

三儿子赵三牛,今年十四岁,长得很壮,看起来和老二差不多身量。

小儿子赵四蛋,今年刚满十岁,小小的个子,一看就营养不良,此时的他抱着豁口破碗,小舌头将碗舔了一圈,将一点点小糊糊都卷进了肚子里。

程弯弯没想到,那么一点点野菜糊糊,竟然分给五个人吃,而且每个人都一脸满足。

她真切的认识到,这个家真的太穷太穷了,否则一直向着娘家的原身也不会回娘家去讨债吧。

看到她回来,四个儿子整齐划一站起身。

赵大山:“娘,你回来了。”

赵二狗:“娘,我挑了两桶水回来。”

赵三牛:“娘,我砍了柴。”

赵四蛋:“娘,我挖了一点野菜。”

程弯弯抿紧唇。

就算是最大的儿子,也只有十八岁,在现代大概刚读完高中,还是个被父母宠爱的孩子吧。

可在这个时代,才十岁的小儿子,就已经扛起了家中的部分活计。

【叮!发现天然无污染野蕨菜!】

程弯弯看去,老四挖回来的正是野蕨菜,商城提示30文一斤。

她挖三斤苦苣菜才抵上的这么点蕨菜……心累,身体更累!

她弯腰将野蕨菜拿起来,往里屋走去。

四个人面面相觑,以往干完活回来,娘都会对他们各种教训指责,尤其是今天娘还在程家受了气挨了打,不是更该把他们狠狠训一顿吗,一言不发是几个意思?

程弯弯卖了野蕨菜,花十文钱在商城买了五斤大米,手上余额还剩30文。

她无比庆幸,大河村在南北交界处,北方多吃面食和粟米,而南方更多的是吃大米。

她是南方人,最喜欢吃白米饭。

她将拎出去两斤多,扔在堂屋的桌子上。

“这是……白米!”

“咋来的白米!”

大河村去年蝗灾,收成很差,靠官府的救济才过到了今年,全村就没有谁家里还拿得出白米。

就算没有天灾,村户人家秋收后,也会把大米背到镇上换成粟米或荞麦,一斤大米能换两三斤粟米……粮食足够多,全家人才能吃饱肚子,才能撑到下一个秋收。


“大山,去把绳子解开。”

程弯弯冷冷发话。

程老太太立即道:“不许放开这俩王八犊子,必须要给他们一个教训,看以后还敢不敢再来我们程家偷东西!”

赵大山站在原地,不知道该听谁的。

程弯弯一记冷眼过去:“怎么,我说的话不管用了?”

赵大山立马朝大槐树走去,连忙将绳索解开,扶着两个弟弟坐在地上。

“惯子如害子,你这么惯着他们,这俩王八犊子迟早要闯大祸!”程老太太一副过来人的模样,“照我说,就该绑在树上,饿他们个几天几夜,自然就老实了……”

程弯弯冷然道:“我自己的儿子,我自己教育,轮不到外人指手画脚。”

听到这话,程老太太皱起眉头,怎么感觉这个二闺女有些不对劲……

程大嫂站在堂屋门口:“他二姑,娘是你亲娘,能是外人吗,你说这话可真要伤了娘的心。”

“从昨天大哥砸破了我的脑袋那一刻开始,我就不是程家人了。”程弯弯的嘴角满是骇人的冷意,“不过一只大母鸡而已,就要赔二两银子,我可没见过谁家人这么坑外嫁的闺女!”

程老太太板着脸:“这只大母鸡是值不了二两银子,但是它能生蛋,十年生的蛋咋还卖不到二两银子?”

“好,就算它值二两银子。”程弯弯拉开唇瓣,“陈芝麻烂谷子的账我们就不算了,就单说去年,大山爹战死的恤银一共二十两,全被大哥借走了,扣除大母鸡要赔的二两银子,还剩十八两,你们程家准备什么时候把这笔银子还给我?”

一听到这话,程大嫂瞬间炸毛:“这二十两银子是你给我们程家的,什么时候说过要还了?”

程弯弯笑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倒是不介意去找县令大人主持公道,就是不知道程昭会不会答应程家人为了区区二十两银子就上公堂丢人呢?”

程昭,是程家的读书人,也是程家村念书念的最好的人,如今好像已经是童生了,很有望考上秀才。

原身坚信这个侄儿一定会高中当大官,所以不惜一切补贴娘家,就希望能沾这个大侄儿一点光,光没沾到,却被程家人打破脑袋,一命呜呼。

因程昭是读书人,所以程家人格外好面子。

为二十两银子对簿公堂,会让程昭在镇上学堂颜面全无,程老太太绝不会容许这种事发生。

“他二姑,你是疯了吗?”程大嫂不可置信,“你要是敢上公堂,我们程昭以后可不认你这个二姑!”

程弯弯冷笑:“他认不认,我不在意,我只问一句,十八两银子什么时候还回来?!”

“你个不要脸的赔钱货,竟然敢来程家要钱,谁给你的脸?”程老太太瞬间怒了,抄起一根木柴就抽过去,“看老娘不打死你这个赔钱货,不要脸的贱东西,翅膀硬了竟然敢跟老娘作对……”

赵大山愤怒的冲过去,挡在程弯弯的身前。

程弯弯避开木柴,冷冷道:“既然老太太非要撕破脸皮,那就公堂上见吧,大山,二狗,三牛,我们去镇上告官!”

她转身就往院子外走,步履凌然。

程老太太气的差点一个仰倒。

养闺女果然是赔钱货,竟然要把娘家告上公堂,还有没有天理了。

程大嫂连忙走出来,程昭是她儿子,是她炫耀的资本,可不能被程弯弯这个贱人毁了名声。

她咬牙道:“他二姑,你等等,别走!”

她转过头,看向老太太,低声道,“娘,我看是昨天那一下,让二姑子和咱们家生了嫌隙,这会儿在气头上,说不定真的会冲到镇上去告官。不就十八两银子吗,先答应下来,等日后二姑子气消了,这事儿自然就没了。就算她咬着不放,咱们程昭高中后,还怕拿不出这点银两吗?”

等以后她儿子当了大官,绝不会让程弯弯沾一点光!

程老太太听明白了关键,恼怒的开口:“等程昭高中后,这笔银子程家不会少你一文钱!”

程弯弯嘴角的笑意放大,她看向一直在边上看热闹的程二嫂,喊了一声。

程二嫂看了半天热闹,心中很是痛快,她没有一个会读书的儿子,常年被大嫂踩一脚,今儿二姑子让大嫂有苦说不出,她巴不得事情越闹越大。

“二嫂,什么时候大嫂手上有钱了,你过来大河村告诉我一声。”程弯弯笑着道,“只需要报个信,这十八两银子就分一半给二嫂。”

程二嫂满脸不可置信:“真的还是假的?”

“当然是真的,我要是不给,二嫂也可以去镇上找县令告我。”

程弯弯脸上笑意更甚。

程大嫂仗着有个会读书的儿子,在程家作威作福,二嫂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两人经常明里暗里不对付,有了她这句话,二嫂和大嫂的矛盾会更加激化,程家人自己窝里斗,自然没时间来找她麻烦。

程弯弯说完就要走,鼻尖却闻到了鸡汤的香味。

她抬步就朝里屋走去,她身上有气势散开,和以前的程弯弯全然不一样,程家人就这么直愣愣看着她冲了进去。

她手里拿着一盆鸡汤出来,直接塞进了两个儿子手里:“喝了。”

程大嫂怒了:“你干啥,这是留给昭儿的鸡汤!”

“这鸡二两银子,我不是已经赔了吗?”程弯弯十分无辜,“既然钱都赔了,这鸡汤就是我们赵家的东西。”

赵二狗和赵三牛又饿又渴,顾不上烫,一口气就喝了大半鸡汤,一人一个鸡腿咬着吞下去,还撕下一个鸡翅膀给赵大山,赵大山扯下大母鸡的另一半,飞快的藏进衣袖里,大母鸡补人,他带回去给慧娘补补身体……

看到这一幕,程老太太都快气晕了。

本来是想讹二两银子,银子没到手就算了,还倒欠十八两,给大孙子炖的鸡汤也进了狗肚子……

“你个赔钱货,你一辈子都别回来了!”程老太太怒骂,“你从赵家分出来,又跟娘家老死不相往来,以后你被人欺负,别指望程家给你出头……”

程弯弯根本就不在乎,她正要走,看到了老太太脑袋上的一根银簪。

她猝不及防走过去,猛地将银簪拔下来:“我记得,这是大山爹当年送我的,我还以为丢了呢,原来被程家偷走了,现在该物归原主了……”

一个偷字,让程老太太气极怒极,一口气没上来,眼睛一闭,直接晕了过去。



五六个孩子在院门口。

每个孩子手上都拎着篮子,篮子里是摘下来的灯笼。

“你们这些小家伙动作真快。”程弯弯笑着道,“不过婶子明天晚上才能给你们结账,可以吗?”

王大麦第一个点头:“可以的,婶子随便什么时候给都行。”

程弯弯呵呵干笑起来:“这里是两斤,那婶子就欠你四文钱,还有前天的两个鸡蛋。”

前天挖沟时,承诺给孩子们的鸡蛋,一共是二十多个,到现在才给出去八个,还需要三天多才能偿还清楚,这会儿又欠下孩子们十几文钱,明天晚上必须把这笔账给清算了,不然她良心过不去。

陆陆续续有孩子们过来,这个一斤,那个两斤,不一会儿院子里就堆了二十多斤石花籽,而她也欠下了四十多文钱的巨款。

本来村里人还眼红大山娘做吃食赚了许多钱,可见她连成本钱都付不出来,才知道做生意不容易。

先要赊账,赚了钱才能清账,若是东西卖不出去砸手上了不说,还欠下一屁股债。

这种高风险对小农户来说,完全承受不起。

村里一些妇人本来还生出了一些不好的心思,这会儿也烟消云散了。

程弯弯带着儿子们在家里忙活起来,南府书院的消费能力还行,七八十碗不够,那明儿可以带两百碗左右去试试看,河口镇有个集散码头,那边有许多苦力,但不知道干苦力的男人们愿不愿意花三文钱买冰粉,不管怎么样,先试试再说。

赵二狗负责把石花籽剥出来。

赵大山和赵三牛负责搓洗石花籽。

吴慧娘负责熬红糖,赵四蛋盯着灶里的火。

程弯弯则在切山楂碎,还有剥花生,再把花生去掉红外衣,捣成碎渣渣……

“大伯娘,在吗?”

门口响起春花的声音,程弯弯擦擦手走出去。

春花和冬花两姐妹拎着篮子站在门口,脚边还放着一个大大的背篓,目测至少五斤石花籽。

春花开口问道:“大伯娘,我们一不小心摘多了一点,你收吗?”

程弯弯自然是收的,虽说一斤石花籽能出至少二三十斤冰粉,但石花籽剥出来之后又不会放坏,自然是越多越好。

她笑着道:“一共是五斤半,大伯娘欠你十一文钱,明天晚上你过来拿。”

春花满脸喜悦,她靠自己赚到了十一文钱,回去告诉娘,娘一定会很开心。

她牵着冬花的手准备走。

冬花吸了吸鼻子:“大伯娘,你们家好香,四蛋哥在吃啥……”

她直勾勾的盯着坐在门口的赵四蛋。

赵四蛋忙活完之后,坐在门槛上吃点心,一包点心有六块,他舍不得吃,一小口一小口舔着,慢慢咽下去,就这么慢吞吞的吃,也吃掉了三块,他准备留着明天再吃,一抬头就见冬花直勾勾的看着他。

他连忙将点心藏进了袖子里。

“大伯娘,我好饿……”

冬花的口水滋溜一下流出来,她这幅样子,谁能看不懂她什么心思。

程弯弯自然不会跟一个才七八岁大的孩子计较,她开口道:“四蛋,给你冬花妹妹分一块。”

赵四蛋瞪着眼:“我只有三块了,我自己都不够吃。”

程弯弯有些头疼。

当孩子拒绝和其他小朋友分享零食时,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

她有些后悔,之前为什么没有看那些公众号发的育儿经,她一个单身狗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啊。

虽然冬花伸手要吃的这个行为不可取,但四蛋太小气了也不行。

她走到四蛋边上,压低声音道:“你给冬花分一块,明天娘再给你买一包。”

赵四蛋眼睛一亮,立马就妥协了,掏出点心,小心翼翼拿出一块,递到了赵冬花的手上。

冬花一口就把点心咽下去,砸巴了一下嘴唇,眼睛还直勾勾的盯着赵四蛋藏在袖子里的点心。

赵四蛋看向程弯弯,那眼神的意思很明显,如果他再给一块,娘是不是还能再给他买一包……

程弯弯:“……”

事实证明,用零食诱惑孩子学会分享的教育方式大错特错。

她开口说道:“春花,这会儿时间也不早了,快牵着你妹妹回去吧。”

春花听话的牵着冬花的手,带着她走出院子,一到小路上,冬花的嘴巴就撅起来:“大伯娘太小气了,一块点心都不给我……”

春花的眉头皱起来:“大伯娘不是让四蛋给了你一块吗,你这么说大伯娘会生气的。”

“就那么指甲盖一点点,都没吃出来啥味。”冬花舔着嘴唇,“我还看到大伯娘的堂屋桌子上放了好多布料,大姐,大伯娘肯定赚了好多钱,四蛋哥以后每天都有吃不完的点心了……”

那些布料,春花也看到了,各种各样崭新的颜色,她好几年没做过新衣服了。

两姐妹连忙朝老赵家走去。

老赵家的大人在院子里纳凉,一边做着手里的活儿,一边聊着闲话。

“听说大嫂赚了不少钱呢。”孙氏意味不明的开口,“买了大半斤肉,还买了几十只小鸭子,没赚到钱敢这样花?”

赵老太太手指一顿:“买鸭子这是好事儿,养鸭子能生鸭蛋换铜板,老大媳妇这是真的要好好过日子了。”

孙氏的脸垮下来,老太太这心偏的可真够狠的,这都能硬夸。

她扯了扯嘴角道:“大嫂第一次做生意赚到钱买肉,没给孩子们买零嘴就算了,咋也不给爹娘送点肉过来尝尝呢。”

这话,简直就是公然挑拨。

赵老太太冷冷抬起脸:“老三媳妇,你要是闲得慌,就去屋后砍竹子回来,正好家里背篓坏了一个……”

一句话还没说完,春花就领着冬花从门口走进来。

孙氏无处发泄的怒火,立马倾泻在两个丫头身上:“死丫头,大晚上跑哪里野了,山上黑不咕咚的,被狼叼走少两个祸害……”

“行了你!”赵老太太呵斥道,“山上现在有巡逻的人,活生生的孩子咋能被狼叼走,春花,冬花,你们两个来阿奶这里,告诉阿奶干啥去了?”

春花细声开口:“大伯娘收灯笼,我和冬花上山摘灯笼去了。”

冬花快言快语道:“我和大姐摘了五斤多,大伯娘说一共是十一个铜板!”

孙氏脸上的怒气顿时消散,急忙问:“铜板呢?”



寅时三刻,太阳西斜。

程弯弯带着家里一众人忙活起来。

赵四蛋的活儿很简单,去山上挖野菜,回来切碎喂鸡。

赵三牛和赵二狗负责松土,屋前屋后干硬的菜地里浇上水,然后挖开翻整一遍,明天就可以播种了。

赵大山则在程弯弯的指挥下做冰粉。

小半碗石花籽用布袋装起来,放在有水的盆子里拼了命的揉搓,一直揉,一直捶打,将石花籽表面上的一层东西全都洗出来,直到清澈的水渐渐变得浓稠。

半斤石花籽,成了一大盆浓稠不成形的冰粉。

山上的泉水足够冰凉,将不成形的冰粉放置在泉水中冰镇,等候凝结。

等待的时间里,程弯弯让几个儿子上山找山楂果,这个季节正是山楂成熟的时候,切碎的山楂果肉放在冰粉里,酸酸甜甜的味道让人吃了一口还想再吃一口。

程弯弯则和吴慧娘在锅子里熬糖水。

这糖是在商城买的红糖,这个时代也有红色的糖,不过是粗糖,口感不太好。

她打算先做两个味道,山楂冰粉,和加糖的甜冰粉,不知道哪个更受欢迎。

吴慧娘看着婆婆将一大盒红糖倒进锅子里,心疼的无以复加,这年头,肉贵,糖更贵,这么多糖起码要五六十文钱,山上没人要的灯笼草真的能把这些铜板赚回来吗?

吴慧娘不相信灯笼草能做出什么好吃的,但她有一个优点,从不质疑婆婆,婆婆说什么就做什么。

糖水出锅时,赵四蛋抱着一捧山楂果冲进屋子。

“四蛋真厉害!”程弯弯毫不吝惜夸奖,“等冰粉出来后,第一碗就奖励给我们的四蛋。”

赵四蛋舔了舔嘴唇,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冰镇在泉水里的冰粉。

程弯弯擦干净手,拿一双筷子走到水盆边上,用筷子戳了一下,冰粉还是不成形的状态。

这都快一个时辰了,照理说,应该渐渐开始凝固了才对,难道,是她遗忘了什么步骤?

她坐在边上,苦思冥想,一点一点去回忆那一次在信阳亲手制作冰粉的细节……记起来了,她确实忘掉了一个步骤,在她搓洗石花籽的时候,工作人员在容器里不知道放了什么粉,这个粉应该是凝固的关键。

赵四蛋蹲在水盆边,眨巴着大眼睛:“娘,能吃了吗?”

赵二狗偷偷的伸手指头舔了一下,眼睛一亮:“冰冰的,凉凉的,好吃!”

“真的吗?”赵四蛋忍不住了,连忙拿勺子弄了一点放嘴巴里,他砸巴着舌头,两眼放光,“娘,这叫什么,天气热的时候吃好凉快,我很喜欢,肯定能卖到钱!”

程弯弯看着一大盆失败品,有些无奈的道:“这些能吃,但还不能卖钱,再重新做一次。”

吴慧娘忐忑的道:“娘,是不是我哪里没做好?”

从头到尾,都是婆婆说怎么做,她来实际操作细节,她生怕哪一步搞错坏了婆婆的生意。

程弯弯摇摇头:“跟你没关系,是我忘了中间要加什么东西,你们先一人吃一碗,然后准备做晚餐,我一个人安静的想一想。”

她走到屋后,吹着风,再一次凝神去回忆。

可上辈子的她就是单纯去旅游,根本没注意到那包粉是什么东西,无论她怎么回忆,都想不起来。

程弯弯正沮丧之时,突然一巴掌拍在自己额头上:“真是个傻子。”

她有交易商城,商城里有书,就等于是百科全书,她花钱买一本关于冰粉制作的书不就可以了吗?

她点开商城搜索,果然有关于冰粉的食谱,八文钱就买到了一份食谱。

她将食谱翻开,原材料提示,制作冰粉需要添加石灰粉使其凝固,石灰粉这种东西,这个时代应该已经出现了,不过大河村大概是没有,她从商城里能买到,但以后这门手艺肯定是交给吴慧娘的,到时吴慧娘去哪里搞石灰粉?

她继续阅读食谱,这份食谱虽然便宜,但也太粗糙了,竟然连石灰粉的替代品都没提起。

程弯弯沮丧的撑住额头,她思索石灰粉的特性,突然就有了主意,如果把石灰粉换成淀粉,能不能行得通?

说做就做!

程弯弯在商城里买了一些大河村很常见的玉米粉、白面粉、红薯粉之类的,然后走到前院。

四个小子一人捧着一碗冰粉,小口小口喝着,喝一口就砸巴一下嘴唇,看着就有些滑稽。

“这一大盆都是失败品,你们要是喝饱了,等会成品出来就喝不进去了。”程弯弯失笑摇头,“趁天色还早,一起来帮忙。”

她将搓出来的石花籽分成几个小盆,分别添加玉米粉、白面粉、红薯粉,然后放置在井水里。

等候的这段时间,程弯弯和吴慧娘一起准备晚餐。

桌子上的菜还是野菜蘑菇,没什么新鲜的,家里最缺的还是肉,没有光明正大吃肉的理由。

大米饭配上野菜蘑菇,算是大河村第一的伙食了。

晚餐结束后,天色渐渐暗了。

程弯弯去检查三份试验品,加了红薯淀粉的冰粉是凝固的最快的,已经有了果冻状的胶质感,再等一盏茶的功夫估计就好了。

她起身去准备配料,拿出家里所有的碗,一半放了切碎的山楂果肉,一半放了黑色粘稠的红糖水,最后将凝固的冰粉切成小小一个一个的方块,一个碗放六块,然后平稳放进竹篮中。

家里只有八个碗,篮子也只放得下八碗冰粉,她拎着篮子走出家门。

门口的稻田里这会儿还有人。

干旱了快两个月的稻子突然有水了,一些庄稼老把式都不舍得离开田埂,一遍又一遍在自家稻田里走来走去,生怕这只是一个梦。

程弯弯走过去的时候,不少人主动跟她打招呼,这是以前根本就不会发生的事。

她拎着篮子走到老赵家,一大家子人都在院子里纳凉。

“大山娘,你可来了。”赵老太太看向她手里的篮子,“真做了吃食?”

程弯弯点头:“前几日不是让孩子们帮忙摘了灯笼吗,就是用那东西做的,第一次做,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你们若是觉得不错,明儿我就拿去镇上看看有没有人买。”

她把篮子里的碗拿出来,一共八个碗摆放在桌子上,而老赵家有十二个人,她刚准备开口让几个孩子去她家那边吃,加了面粉和玉米粉的不会拿到镇上去售卖,但味道都一样,孩子们过去管够。

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孙氏就快言快语道:“春花,冬花,你们还杵着干什么,还不赶紧过去端碗,去晚了可就没有了!”

孙氏扯了扯嘴角,大嫂也太小气了,这边十二个人,只拿八碗过来,那就有四个人吃不上,万一老太太不让女孩儿吃,那他们三房两个丫头一口都吃不上,怎么算都是三房亏。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